国乒年轻选手外战失利原因是什么 技术短板与心理顽疾
2025年9月28日,WTT中国大满贯男单64强赛中,国乒选手徐瑛彬以0-3的比分惨败于法国17岁小将科顿,比赛仅用时26分钟。三局比分为7-11、10-12、6-11,全面溃败的局面令人震惊。
一周前,徐瑛彬通过队内选拔赛成功获得混团世界杯参赛资格,这次意外失利让球迷感到意想不到,纷纷表示他“只会打自己人”。徐瑛彬在国内比赛中曾击败过马龙、樊振东、王楚钦等主力球员,并在乒超联赛中取得了王楚钦的唯一败绩。然而,在面对外战时却频频受挫:自2025年以来,先后在多哈站资格赛输给韩国选手赵胜敏,马斯喀特站被奥恰洛夫零封,如今又被世界排名第52位的科顿击败。网友们讽刺道:“杀巨人如探园,见外战如草芥。”
技术短板成为徐瑛彬的致命伤。相比于王楚钦的速度与林诗栋的技巧,徐瑛彬的技术风格平淡无奇,反手和正手并无特长,难以压制外战对手的速度和力量。在与科顿的比赛中,他的反手明显处于下风,关键分得分率仅为40%,而科顿则高达70%。邓亚萍评论说:“打球需精算于抉择之间,徐瑛彬常在细节处迷失。”第二局比赛中,徐瑛彬暴露出心理上的顽疾。他从1-9落后追至10-10并实现平分,却在关键时刻未能坚持下来,被科顿连追两分逆转。
这种“外战恐惧症”在国乒队员中并非个例。林高远曾在3-0领先张本智和时遭逆转,梁靖崑在外战稳定性方面也备受批评。但徐瑛彬的表现尤为突出,在击败顶尖球员的同时输给二流选手,仿佛有着“双重人格”的差异。国乒年轻选手外战失利原因是什么 技术短板与心理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