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最近流行带着空箱子来中国 网友:箱子也可以在中国买! “中国购”成新趋势 ,
“一定要带空箱子去中国!”这一实用建议近期在海外社交平台引起广泛关注。从“中国游”到“中国购”,外国人来华购物成为新的跨境旅游趋势。支付平台数据显示,外国游客在中国消费时,本土商超、潮流文创和特色美食等的占比显著提升。
“中国购”走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退税政策全面升级让来华购物更划算。按退税率11%计算,再扣除2%手续费,外国游客消费1万元人民币的商品可节省900元人民币,实际的优惠让他们更愿意满载而归。此外,免签政策持续放宽、退税商店数量增加以及外卡POS机覆盖率提高,提升了消费体验。社交平台上关于中国的现象级传播也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中国。
4月11日,在重庆市江北区的星光68购物广场,工作人员为一名韩国游客办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业务,这体现了中国购物环境的便利性。
“中国购”的兴起还反映了“中国制造”全球竞争力的增强。过去,中国人常常跨海抢购电饭煲和马桶盖。如今,中国制造业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设计水平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以国产卫浴产品为例,智能马桶不仅具备清洗功能,还能进行健康监测;花洒不仅能出水,还能唱歌解压。中国卫浴行业已经从曾经的跟随者转变为标准制定者。从国际精品到国货潮品,从特色美食到非遗文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正在供给端构建质量优势,吸引全球消费者。
全球“购物车”与中国消费市场的互动既是境外游客的选择,也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结果。跨境电商快速发展,进口博览会举办,省际离岛免税试点,多式联运畅通,这些都为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提供了更多消费选择。
尽管如此,2024年我国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为0。5%,与世界主要国家1%至3%的水平仍有差距。目前许多免税店仍以销售进口商品为主。在这种背景下,广大经营主体需抓住入境消费热潮,主动作为,敏锐捕捉外国消费者需求,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丰富产品种类、优化产品设计,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常来常买。
“中国购”的火爆不是终点,而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新起点。未来,随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开放纵深推进、产品服务迭代升级,中国品牌将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
汽车产业中的高负债问题引发激烈讨论,有人将某些车企比作“车圈恒大”,但这种类比忽略了汽车与房地产的本质差异。车企的负债主要用于研发和生产投资,而非高杠杆囤地,因此资产流动性和现金流稳定性远超房企。
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通过个人微博回应了这一观点。他从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有息负债、账期等多个角度对比了国内外各大车企的财务数据,并得出结论:中国主流车企的资产负债情况优于国外车企,不存在所谓的“车圈恒大”。
汽车产业因其“高投入、长周期、重资产”的特性而普遍存在融资杠杆。然而,当前全球汽车产业的债务状况呈现两极分化。2023-2025年间,通用汽车、大众汽车、现代汽车、丰田汽车等国际头部车企的资产负债率持续走高,均在60%以上。福特汽车的负债率更是连续两年高达84%。截至2024年底,大众、丰田、福特等三大巨头的负债总额接近8万亿元。相比之下,国内车企负债率持续下降,财务结构优化明显,展现出更健康的债务管理能力。
相较于单纯的负债率指标,有息负债占比更能准确衡量车企的财务杠杆风险。2024年末数据显示,丰田有息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达68%,福特为66%,大众为32%。通用汽车、奔驰、宝马等全球头部车企的有息负债也以千亿计。中国车企则在稳健经营的背景下构建了更健康的债务结构,展现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战略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