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女性如何坦然面对生育 时间与希望的赛跑
随着医学的发展进步,人类的寿命得到延长,未来活到一百岁将不再是梦想热点话题。然而,医学的进步至今难以改变女性的自然生育能力。卵巢是女性体内为数不多需要“提前退休”的器官。很多女性认为只要还有月经就能生育,这种想法其实是过于天真的。
近期,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唐荣欣新出版的科普医学书籍《种下一粒光》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女性生殖话题的关注。现在社会压力大,很多女性结婚很晚,再想生育就更迟了。唐荣欣表示,生育是一种能力,但这种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加或某些疾病因素逐渐减退,直到完全消失。医生也会感到无力,只能看着一些人落寞离场。
在唐荣欣接诊的病人中,近年来高龄女性越来越多。很多女性结婚很晚,也有人40多岁才来做辅助生殖。每每看到三十八九岁的高龄不孕患者依旧执着于寻找不孕原因,唐医生都打心里着急,因为这或许是她们接近尾声的生育机会。错过这段时间到了44-45岁助孕的成功率就会极低。大多数现代女性虽然看起来年轻,但从生殖医学的角度来看,已经属于“高龄”。35岁助孕的成功率还是蛮高的,但42岁以后就相对比较难了,45岁以后再要生育堪比奇迹。
取卵术是唐荣欣医生日常工作的内容之一。她会用一根细长的取卵针穿过患者的阴道壁,到达位于卵巢中的目标卵泡,在一定的负压下抽吸卵泡。将卵泡取出后与精子结合,再由胚胎师进行胚胎培育,最终选取优质胚胎进行冷冻保存或鲜胚植入。这一过程仅仅是辅助生殖中的一个环节,实际上即便是一气呵成,从促排卵、取卵到胚胎培育,也至少要耗费半个月时间。高龄女性往往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成功。每次完成这样的操作,唐荣欣总是不敢怠慢。此时,在B超图像中,她看到的是胚胎宝宝带着一个闪亮的小气泡,就像黑夜划过天际的流星一样跃出移植内管,奔向子宫,一粒希望的种子从此种下。40岁女性如何坦然面对生育 时间与希望的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