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猝死的人扎堆!医生忠告:无论身体多强壮,运动时牢记5不做

3个月前 (05-30)热点话题40

  最近一段时间,朋友圈和新闻里频频传来噩耗:年纪轻轻的健身达人、晨跑爱好者,甚至马拉松冠军级别的选手,竟然一个个倒在了运动场上。不是训练过度,就是突然晕厥,急救无效,最终定格在人们的记忆里。

  

有人说:“他身体那么好,怎么说没就没?”——这正是问题的关键:身体强壮≠不会猝死。作为一名三甲医院的医生,每年我都接诊不少因为运动方式不当而诱发心脑问题的患者。今天这篇文章,不是吓唬你,而是告诉你,再爱运动,也要懂得避坑。

  


  表面风光,内里危机:别拿健康去赌命

你可能还记得,2023年杭州马拉松,一位35岁的男选手即将冲线时突然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他的体检报告一切正常,平日里还是健身房常客。

  

可悲的是,这样的悲剧并非个例。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每年我国有10万人因心源性猝死,其中运动诱发的比例正在上升。而在我坐诊的经验中,30岁到45岁这类“拼命三郎”最容易中招。

  


  自以为“年轻力壮”,其实是给身体埋雷

很多人运动前不热身、空腹锻炼、带病坚持、凌晨跑步、比赛时硬撑……这些行为看起来是“自律”,实际是在“自毁”。

  

我曾接诊过一位公务员,平时工作压力大,晚上十点多才有空跑步。他坚持夜跑一年,体重是下来了,可血压悄悄爬上了170。某次跑完步回家,突然感觉胸口发闷,一查是心肌缺血。

  

别高估你的身体,也别低估运动的风险。

  


  运动时牢记这5个“不做”,关键时刻能救命不硬撑,身体发出的信号不是“矫情”

痛、闷、喘不过气——这些都不是你要“咬牙坚持”的理由。有一次,一位健身教练在上课中感到胸口憋闷,他以为是“练得太猛”,结果几分钟后失去意识,送来医院时已经心跳停止。

  

身体的报警信号,千万别当耳旁风。

  


  不空腹锻炼,低血糖比你想得更致命

有些人早上起床就去晨跑,一滴水、一口饭都没进。结果跑到一半眼前发黑、腿软,甚至晕倒。

  

空腹运动容易导致低血糖、心律不齐、心肌供血不足。尤其是糖耐量差的人,空腹跑步等于直接给心脏加压。不吃不喝地练,是拿命换身材。

  


  不带病运动,感冒发烧不是“轻伤不下火线”

很多人觉得流点鼻涕没什么,照样去健身房“出汗排毒”。但病毒感染时心脏处于应激状态,运动反而加重心肌炎的风险。

  

我曾抢救过一位大学生,感冒发烧仍坚持打篮球,几天后突发心律失常,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感冒不是小事,运动不是万能灵药。

  


  不过度透支,运动不是越多越好

“每天不跑10公里浑身难受”、“健身房一练就是两小时”,这种“运动上瘾”反而会让身体进入慢性疲劳状态。

  

长期过度锻炼会引起激素紊乱、免疫力下降,甚至造成心肌肥厚。尤其是没有科学计划的“盲练”,是在耗损你的“心脏寿命”。

  


  不忽视热身与拉伸,再强的心脏也怕“冷启动”

你知道吗?70%的运动猝死都发生在运动刚开始的几分钟或结束的瞬间。这是因为心率变化过快,血压波动大,心肌一时难以适应。

  

热身就像是给发动机预热,拉伸则是让刹车系统慢慢启动。忽略这些步骤,就像一辆车高速行驶后猛刹——危险无比。

  


  别拿“我没事”当护身符,每个人都可能是下一个

我遇到过一个健身狂人,自称每天锻炼两个小时,从不觉得累,直到某天晨跑后晕倒在公园草坪。

  

他当时只有33岁,血脂、血压都不高,体脂率也标准。最终检查发现,他的冠状动脉已经堵了70%。这类堵塞常年无症状,发作时就是心梗级别的灾难。

  

所以,不是你感觉没事,就真的没事。

  


  心理压力加剧风险,别忽视“看不见的杀手”

现代人运动,大多是为了“减压”。但当运动本身变成了压力来源——比如“必须瘦”、“跑不够就焦虑”——反而会让身体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

  

长时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心率、激素水平都会异常波动。这时候再运动,就像在打翻的油锅里加柴火。

  

运动应该是放松的出口,而不是焦虑的放大器。

  


  饮食、作息、运动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有人只练不吃,有人暴饮暴食后才运动,有人熬夜之后硬撑晨跑。这些行为都在“积蓄隐患”。

  

科学运动的前提,是均衡饮食、规律作息。你可以不做专业运动员,但起码要像对待工作一样认真对待身体。

  医生的忠告从不只是“说说而已”

我在门诊时常听人说:“我又不是老年人,哪会突然出事?”但真到了急诊室,躺在病床上的年轻人比你想象中多得多。

  

别等身体“报警”才后悔没听劝,运动前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对心脏的“投资”或“透支”。

  


  你是否也在“用力过猛”的边缘徘徊?

下次穿上运动鞋前,问问自己:我今天状态好吗?吃了东西了吗?有没有充足睡眠?是不是感觉哪里不对劲?

  

这些看似琐碎的“自我检查”,可能就是你和健康之间的防火墙。运动这件事,不是比谁更勇,而是比谁更懂得爱惜自己。你,准备好了吗?

  

参考文献

  

[1]李健,王晓春,孙瑞.运动相关猝死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3,42(02):124-129.

  

[2]陈宇,刘芳,王磊.中青年人群运动性心律失常的预警信号分析[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24,28(04):312-316.

  

[3]国家疾控中心.2024年中国心源性猝死流行病学报告[R].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运动猝死的人扎堆!医生忠告:无论身体多强壮,运动时牢记5不做” 的相关文章

39岁游客死亡后续:亲历者发声不怨别人,他亲手拒绝4次活的机会

39岁游客死亡后续:亲历者发声不怨别人,他亲手拒绝4次活的机会

  39岁正是一个男人的大好年华,   却因为爬山亲手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消息刚出时,    大家都...

广州球迷为何抵制广州豹?救不回来的八冠王,组建只为取代广州队

广州球迷为何抵制广州豹?救不回来的八冠王,组建只为取代广州队

   从赛前部分广州队球迷被强制退票,到主场惨败后遭遇广州队球迷的群嘲。可以说广州队球迷对于广州豹的厌恶、抵制是显而易见的。...

“内鬼”潘军落马,长得丑,玩的花,一起来看看吧

“内鬼”潘军落马,长得丑,玩的花,一起来看看吧

   贪官除,民心顺    周日反腐来报道!今天是2025年5月11日...

健身帅哥“山阿”去世,仅33岁,妈妈透露原因,生前文案一语成谶

健身帅哥“山阿”去世,仅33岁,妈妈透露原因,生前文案一语成谶

   5月12日,健身圈传来噩耗,据山阿的母亲发文得知,其儿子山阿已于4月8日永远的离开了,将生命停留在33岁。...

广东退休虎梁万里落马:72岁正厅级干部的腐败终局

广东退休虎梁万里落马:72岁正厅级干部的腐败终局

     人物基本信息 梁万里,男,汉族,1953年出生于广东阳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