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链正在逐步退场:结算方式迎变革
困扰供应商已久的“链”结算方式有望退出舞台。此前,车企通常通过“链”与供应商结算,如比亚迪的“迪链”、长城汽车的“长城链”。目前,车企正在逐步改变此类结算方式,转向电汇、商业承兑汇票组合的结算方式,以进一步缩短供应商回款周期。
一家供应商透露,“迪链”确实不再使用,合同已经修改。不过,开票额大的供应商目前仍然使用“迪链”。他还表示,长城链也已取消。广东地区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称,在今年8月末已经收到了60天账期调整后的第一笔电汇,并在相关供应合同中修改了结算方式。以前,“链”结算方式的回款周期需要等待超过三个月的时间。
部分汽车供应商表示,他们的结算方式仅从“链”方式改为商业承兑汇票,仍需等待一段时间。车灯供应商李云(化名)表示,正常情况下,供应商更愿意现金结算,不愿意接受商业承兑汇票。他认为,商业承兑汇票结算对比“链”结算,是“换汤不换药”,但有一点保障是,商业承兑汇票有法律保障,更透明可信。
也有中小供应商表示暂未收到更改结算方式的通知,依然保持“链”结算方式。接近某头部主机厂的人士透露,为响应“60天账期”政策号召,近三个月来,他们已经开始分批次改变结算方式。一部分中小微供应商将从以“链”结算的方式转向现金、电汇,一部分供应商转变为商业承兑汇票,还有一部分维持原样。不少供应商对结算方式仍未改变抱有怨言,但根据实际情况,车企很难一次性改变近千家供应商的结算方式,因为这关系到企业的现金流问题,会对企业的资金链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只能分批次改变结算方式,未来总体方向仍然是向政策号召的60天账期靠拢。
公开信息显示,多家车企都建有自己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如比亚迪的“迪链”、长城的“长城链”、东风的“东信”、北汽福田的“福金通”等。这类供应链金融平台通过开具相关凭证给供应商结算,但通常兑付周期为3~6个月。对车企而言,延长供应商账期类似无形中获得了一笔“免息贷款”。车企借供应链金融平台延长账期,一方面可以规避银行借贷利息,另一方面将财务成本转移给产业链上的供应商或经销商。同时,车企的供应链金融平台还可以给上下游供应商或经销商融资借贷,从中产生手续费或利息,以此加深车企与上下游企业的绑定。车企链正在逐步退场:结算方式迎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