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亿元“准财政”资金到位 撬动7.08万亿元总投资
国开行、农发行和进出口银行分别完成了2500亿元、1500亿元和1000亿元的投放任务,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分别为3.85万亿元、1.93万亿元和1.3万亿元,合计高达7.08万亿元。
资金重点向经济大省倾斜,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国开行向广东、浙江、四川、上海等12个经济大省投放1949.5亿元;农发行支持浙江、广东、江苏等12个经济大省项目1087.23亿元;进出口银行对经济总量排名前12位的省份放款金额占比近八成,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此次“准财政”工具对民间投资的撬动作用尤为突出。国开行支持民间投资和民间资本参与项目128个,投放685.9亿元;农发行支持重点领域民间投资项目52个,金额155.33亿元;进出口银行推动了100余个民间投资项目落地,放款金额占比超三成,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在重点领域,资金投放精准有力。国开行支持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领域项目317个,投放980.2亿元;农发行支持上述关键领域投放项目881个,金额1500亿元;进出口银行推动了150余个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领域项目落地,放款金额占比超四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通过完善新兴产业领域基础性平台,带动商业性投资。与以往政策工具不同,财政可能对此工具提供贴息,这体现了财政金融政策的协同效应。这一举措不仅降低了融资成本,还加快了相关工作的推进,较快形成项目投资的实物工作量。创新举措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了重大项目的加速落地和实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5000亿元“准财政”资金到位 撬动7.08万亿元总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