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霜降中,冬寒冷到狂”是啥意思?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转眼临近,今年正好是10月29日。在农历九月初九,“两九相重”寓意阳气极盛,是传统里的“大节气”。而今年这个日子,又恰巧撞上了二十四节气里的霜降期。最近在农村,不少老人又念起了那句老话:“重阳霜降中,冬寒冷到狂。”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在暗示今年冬天格外寒冷?我跟乡亲们聊了聊,也查阅了一些典籍,和大家唠唠心里话。
其实,每年重阳落在哪个节气,是有区分的,有时候赶在寒露,有时回到霜降,像今年正值霜降第七天,这就很有讲究热点话题。古人非常注重“天时”,在没有现代天气预报的时候,就是靠着经验口口相传,总结规律。“重阳霜降中,冬寒冷到狂”,其实就是说,如果重阳节遇到正在霜降节气期间,那么按照以往经验,当年入冬后大概率会有更猛烈的寒潮、冰雪和风暴,民间常识也拿这句来提醒农民提前防寒保暖、做好收尾。
经历过不少冬天的农人都清楚,像今年这种重阳赶“晚”,常常意味着冬天可能来得早、来得快、来得猛。以往我们种麦子、管果树、忙秋收,越接近霜降凉气越足,抢抓农时都是抢这一股劲。如今天气虽然多变,但经验仍然值得参考。眼下不少农户都担忧,如果真冷到“狂”,玉米还没收完,小麦播种也要抓紧推进。很多老人和留守的人更发愁,屋里保温、蔬菜存粮都要提前准备。“重阳霜降中,冬寒冷到狂”是啥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