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湘潭大学投毒案二审维持原判 为泄私愤,向罐装麦片内投放剧毒物质!
死刑!湘潭大学投毒案二审维持原判
【死刑!湘潭大学投毒案二审维持原判】8月14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上诉人周立人故意杀人案进行二审宣判,依法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对上诉人周立人的死刑裁定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一审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周立人为泄私愤,向寝室内两名室友共食的罐装麦片内投放剧毒物质,致张某某一人死亡,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周立人因日常琐事对室友不满,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趁机投毒,意图杀害两名室友,周某某因未食用而幸免;在张某某毒发抢救期间,刻意隐瞒事实,延误救治,终致张某某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身亡;案发后,试图隐匿和销毁重要物证掩盖罪行、逃避惩罚,犯罪动机卑劣,主观恶性极深,社会影响恶劣,罪行极其严重。2025年4月7日,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被告人周立人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审宣判后,周立人提出上诉。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25年7月11日二审公开开庭审理该案。二审审理查明的事实与一审一致。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遂依法作出前述裁定。二审审理过程中,法庭依法保障了周立人及其辩护律师各项诉讼权利。2024年4月3日,湘潭大学琴湖公寓10栋6楼,马克思主义学院研二学生周立人将100毫克剧毒物质秋水仙碱投入室友共食的罐装麦片中。三天后,法学院研二学生张海蓝食用后出现剧烈呕吐,被紧急送医诊断为“食物中毒导致肝损伤”。尽管辗转湘潭市中心医院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抢救,张海蓝仍因多器官衰竭于4月13日离世,尸检报告显示其血液中秋水仙碱浓度超标近百倍。这起悲剧的根源,是持续数月的宿舍矛盾。2023年6月,周立人第四次调换宿舍后搬入张海蓝所在四人寝。据室友证言及宿舍调整申请记录,周立人因生活习惯问题与室友冲突不断:他禁止冬季开窗通风,深夜归寝吵醒他人,甚至嘲讽张海蓝“本科院校差”“袜子档次低”。
2024年3月,三名室友联名申请调换宿舍遭拒,矛盾彻底激化。“他笔记本里写着‘清除低劣基因’,这不是冲动犯罪,是蓄谋已久的谋杀。”受害者家属代理律师指出,周立人作为生物工程本科毕业生,早在2024年1月便从网上下载秋水仙碱毒理资料,网购高纯度粉末藏于衣柜,并在案发前夜下载20G投毒技巧电子书。这些证据链与警方在其行李箱夹层发现的棕色药瓶相互印证,彻底击碎了其“测试药性”的辩解。
2025年4月7日,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周立人死刑。判决书详述其犯罪手段之残忍:明知秋水仙碱致死剂量仅0.8毫克,仍投放超量百倍;在张海蓝抢救期间隐瞒投毒事实,导致医院无法对症施治;案发后销毁电脑记录、藏匿毒物,试图逃避制裁。“这不是简单的投毒,是利用专业知识实施的精准谋杀。”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指出,周立人的行为突破三重底线:其一,作为高学历者,将专业能力用于犯罪;其二,作为室友,对朝夕相处的同学痛下杀手;其三,作为公民,以极端手段解决矛盾。二审法院审理认为,一审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维持死刑判决彰显了法律对预谋犯罪的零容忍。
这起案件中,最令人心碎的是受害者张海蓝的人生轨迹。这个来自赣南小城的青年,以全县前十的成绩考入湘潭大学法学院,通过司法考试后立志成为法官助理。案发前,他刚完成论文初稿,计划暑假备考公务员。“弟弟最后三天在ICU,全身插满管子,连句话都没留下。”姐姐张璐哽咽道,父母至今无法接受“老好人”儿子惨遭毒手的事实。
而周立人家庭同样陷入深渊。其父母在二审庭审后提交的精神鉴定申请未获采纳,法庭认定其作案时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我们教他知识,却没教会他做人。”周父在法庭外痛哭。这起案件暴露出的家庭教育缺失与人格培养危机,引发社会深度反思。
湘潭大学在案发后迅速加强宿舍管理,推行“寝室矛盾三级调解机制”,但悲剧已无法挽回。据校方通报,2023-2024学年,该校心理中心接待咨询学生同比增长47%,其中人际关系问题占比达32%。
“这不是单纯的校园案件热点新闻,是社会矛盾的极端呈现。”湖南省教育厅安全处负责人表示,全省正在推进“高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建设,但再完善的制度也难以防范蓄谋已久的恶意。正如二审判决书所写:“法律可以制裁犯罪,却无法复活逝去的生命。唯有每个人心存敬畏,方能避免悲剧重演。”
这起案件的司法进程,展现了中国法治的进步。从警方48小时破案,到法院全程公开审理,再到二审维持原判,每个环节都经得起法律与时间的检验。最高法核准死刑的程序,既是对生命权的尊重,也是对司法公正的守护。
当法官宣读维持原判的瞬间,法庭内响起压抑的抽泣声。这声判决,是对受害者的告慰,是对潜在犯罪者的震慑,更是对全社会的警示:在法治时代,任何以暴制暴的“私刑”都将付出最沉重代价。正如受害者家属在声明中所写:“我们不要赔偿,只要法律给弟弟一个公道。”这声呼唤,道出了亿万民众对公平正义的永恒期待。此刻,湘潭大学的梧桐树依然在夏日里沙沙作响,但6楼那间永远紧闭的宿舍门,却成了刻在校园记忆里的伤痕。愿这起案件化作一面镜子,照见人性的幽微,更照亮我们守护生命的决心——因为每个年轻生命的消逝,都是时代不能承受之痛。
以上就是【死刑!湘潭大学投毒案二审维持原判】相关内容,了解最新热点资讯请关注今日热点资讯__实时热搜榜_热点话题_热点关注_今日热点新闻事件。死刑!湘潭大学投毒案二审维持原判 为泄私愤,向罐装麦片内投放剧毒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