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园教育消费者 小心被消费者教育 商家需尊重顾客选择权
8月8日,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发布视频回应水果价格高的问题。他表示,商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消费者的无知,另一种是教育消费者成熟。百果园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教育消费者成熟,而不是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这段视频在社交平台上迅速传播,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对此表示不满,认为百果园不应该以教育者的姿态对待消费者,质疑其定价策略和市场定位。
随着视频的广泛传播,“月薪2万吃不起百果园”“百果园董事长称在教育消费者成熟”等话题登上热搜。经济学者柏文喜指出,在消费者心中,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应该是对等的关系。而“教育”一词带有上位者对下位者的俯视感,容易让消费者感到不被尊重。此外,视频脱离了原本可能存在的内部培训或行业论坛语境,情绪被放大,导致更多负面反馈。
柏文喜认为,消费者在意的是被尊重和选择权。“顾客至上”是商业铁律,在信息充分、选择充分的竞争环境中,消费者会用钱包投票。商家必须尊重消费者的需求、情绪和评价权。但消费者并不拒绝“被科普”,他们拒绝的是“被教训”。因此,教育可以存在,但必须以服务者的姿态进行,用共创的语言完成。
柏文喜建议,余惠勇的本意可能是表达品牌对某些标准的坚持,但表达方式不当。百果园需要通过危机公关和产品透明度来修复形象。在公关层面,董事长本人应出面道歉并解释原意;在产品层面,开放果园直播和检测数据,让消费者看到透明的标准,从而把“教育”变成“透明”。
柏文喜还提醒,在社交媒体时代,高管发言时应把用户当作同桌而不是下属,任何一句内部语境的话都可能被公开审判。百果园教育消费者 小心被消费者教育 商家需尊重顾客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