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打造的英之园倒塌,背后“大人物”被扒,官媒:一点都不冤!
5月28日,英之园被拆一事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
谁能想到,这座占地57亩、砸了十个亿的豪华庄园,竟然是违建!
园区94%的地都是工业用地,甚至连最基本的合法审批手续都没有。
随着官方对英之园进行拆除,这座“豪门大院”一夜之间化作废墟。
而背后“大人物”的曝光,更是让大家知道,英之园被拆的原因,根本没有那么简单。
«——【·“民间紫禁城”一夜归零·】——»
在潮汕当地,不少人都将英之园称为“现代大观园”。
英之园也确实不负众望,占地面积达到了57亩,光是建筑就有1.035万平方米。
在这个园区里,不仅有云南运来的假山,还有价值百万的日本罗汉松,除此以外,就连建筑群都是设计师精心设计的,融合了潮汕传统工艺、北京四合院与欧式别墅风格。
从远处看,英之园气势恢宏,巍峨雄壮,走近看,里面的布局也都充满了讲究。
据说,陈家专门找了大师算了每一处的风水,仔细到连每一块石头摆在那里都有讲究,只为了能够更好的“聚财气”。
在无数能人巧工的建造下,整个园区漂亮而又古典,估价也飙升到了1.14亿。
然而,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在英之园华丽的外表下,藏着的却是陈家违章建造的事实。
据官方调查,整个园区有94%的土地性质是工业用地,其中还有3亩是耕地,按照规定,这里根本不应该出现住宅建筑,而是修建工厂带动生产力。
可陈家却在不符合规定的条件下修建了大量的建筑,占用了工业用地,更离谱的是,整个园区在建设的过程没有任何规划许可和审批文件。
官方更是明确表示,这座所谓的“文化建筑”,其实没有任何保护价值,就是实打实的违建建筑。
那么,为什么官方不在英之园建造的第一时间拦截,而是非要等到英之园快要建成的时候拆掉呢?
实际上,这与英之园的主人有着很大的关系。
«——【·十年拉锯战·】——»
故事还要从2013年说起,彼时在外发家致富的陈英彪带着自己的三个儿子回到了家乡,已然成为富商的他想要为家乡做出一点贡献。
于是,他看中了英之园这块土地,决定在这里修建一个“现代大观园”,带动大家发家致富,想法是很美好的,但陈英彪也只是那么说说。
自从看上了这块地后,他便开始想办法将其收入囊中,可惜,经过多次努力,陈英彪的愿望都没有达成,这让他很是恼怒,最终决定“先斩后奏”。
一开始的时候,陈英彪也是心虚的,于是每次修建都偷偷摸摸的。
但随着几个儿子事业有成,陈英彪也不再收敛,明目张胆的开始建设英之园。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陈英彪的三个儿子了,大儿子陈赐隆,在潮汕地产圈呼风唤雨,手握20个楼盘,从拿地到销售,全产业链通吃。
二儿子陈赐雄,是纺织业巨头,工厂开得红红火火,年产值轻松过亿,就连三儿子陈赐平,都在深圳金融圈混得风生水起,掌管着私募基金。
这三个儿子可以说是在政商界赫赫有名,正因如此,陈英彪才能在三个儿子的关系网下,将英之园顺利的修建起来,甚至还能在官方的整改通知下一次次“装聋作哑”继续搞违章建筑。
可惜,风水轮流转,疫情之后,房地产行业遭遇寒冬,大儿子的资金链断了,为了帮衬自己的哥哥,另外两个儿子也没少掏钱,到了2024年,陈家的家族企业完了,申请进入破产审查。
与此同时,反腐风暴越刮越猛,曾经给他们当“保护伞”的官员,要么落马,要么退休。
失去了政治屏障,陈家的辉煌彻底成了过去式,英之园也无人再护。
2025年5月9日,官方对英之园发出了强制拆除公告,给了陈家45天的期限。
这一次,陈家虽然仍旧不愿执行,但还是将园区里一部分东西搬走,留下一些来干扰官方的视线。
可惜,这一次官方可不再继续惯着他们了,5月27日深夜,在夜色的掩护下,强拆行动展开,曾经不可一世的“现代大观园”,才在机械的轰鸣声中一夜清零。
«——【·多方争议·】——»
对于英之园的强拆,官方态度十分坚决,后续,相关部门不仅要严查公职人员失职问题,还计划把这片土地重新规划为工业用途,彻底斩断违建滋生的土壤。
不过,在民间,大家的看法却有些不太一样,支持强拆的人觉得,57亩工业用地能创造多少就业机会?私人占用就是不行,必须还地于民。
但也有人反对,认为10亿投资打了水漂太可惜,不如把英之园改造成文化公园,还能发挥点价值。
专家们也给出了专业解读,律师说,违建拆除后,陈家可能面临刑事追责和天价罚款;城市规划师则指出,工业用地被低效利用,暴露了土地管理上的漏洞。
这场强拆,看似是一座豪宅的消失,实则是法律、民意与资本的一场激烈博弈。
«——【·制度面前没有例外·】——»
英之园从“最牛违建”变成“法治教材”,这场闹剧的落幕,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任何试图挑战法律的行为,最终都逃不过制裁。
这不仅是对特权思想的清算,更是对“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有力证明。
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让每一个人都相信:在法治社会里,没有谁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对此,您有着怎样的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该文章的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机构官网、媒体网络和第三方平台等公开信息,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本人修改或删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