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私自携带230万美元现金入境 折合人民币超1600万元 ,多地曝“谷子店”闭
近日,皇岗海关在福田口岸旅检渠道查获一名旅客违规携带未申报的230万美元现金入境,折合人民币超过1600万元。
皇岗海关关员在福田口岸旅检进境大厅对旅客及行李物品进行监管时,发现一名经“无申报通道”通关的旅客携带的行李机检图像异常。随后,该旅客被引导至查验区进一步检查。经过仔细查验,海关关员分别在该旅客的行李箱和背包内发现了成捆的100面额美元现金,共计23捆,每捆均为10万美元,总计230万美元。
根据相关规定,入境携带外币现钞超过等值5000美元的,应当向海关书面申报。
手办模玩生产车间里,年轻人正在参与“谷子”涂装工作。消费者正在挑选“谷子”。
“谷子经济”还能像过去那样“丰收”吗?挣“二次元”的钱,难不难?
不只是做单一的“谷子”销售,还自主开发产品,做IP代运营,一步一步介入“谷子经济”全链条。自己开发App,为平台用户建立“模玩元宇宙”,让线上平台不止于购物交易,还增加社交属性,进而提升用户消费黏性。
想要分到更大蛋糕,企业必须紧跟热点、更接地气、满足需求。持续扶持和孵化优质IP,探索更多联名和跨界。
你听说过“谷子经济”吗?这是和农业没什么关系的概念,此前相关消费热潮席卷各大城市,“吃谷地”更是成为炙手可热的打卡地。“谷子”,即英文“goods”的谐音,指的是以动漫、游戏、偶像等流行文化元素为主题的周边商品。购买这些商品被称作“吃谷”,而生产销售这些商品被称作“种谷”。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然而,今年一季度,多地连续曝出“谷子店”闭店的消息。难道“谷子经济”面临着“猝死”?5月28日,我来到成都“谷子经济”聚集地之一——成都天府红购物中心一探究竟。
上午10点,商场内“谷子店”都已开门营业,客流量却不大。“工作日是这样,周末稍微好一点。平时日营收有几百元,生意惨淡的时候一天才挣一百多块钱。”其中一家“谷子店”店员告诉我,今年以来,线下“谷子店”经营压力明显增大,“因为商场不断有新的‘谷子店’入驻。”“我们另一家分店目前已是纯亏本了。”另一家“谷子店”老板也倒起苦水。他拿出手机给我算了一笔账,每个月营收要保持在10万元以上才能回本,开店以来的收益,远低于对市场的预期。现场逛店的消费者小张告诉我,她家附近的几个“谷子店”,已在今年二三月份闭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