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400万风波过后,全红婵的跳水夺冠路再蒙阴影,霍启刚说对了

5个月前 (05-23)热点话题80

  

“人红是非多”,全红婵被困于完美模板的期待中。

  

曾经的全红婵战无不胜,获得三块奥运金牌。

  

如今呢?三败陈芋汐,深陷“豪宅”与“400万捐款”舆论。

  

再到她宣布推出比赛时我们才发现霍启刚的话全说对了。

  

广州跳水赛前,她原本是观众最期待的焦点。

  

但退赛公告一出来,场内一片哗然,评论区直接炸了。

  

“又退?”“怕输,不敢上?”“伤病借口听腻了。”

  

这不是第一次有人对她下这种定论。

  

但这一次,节奏带得格外凶,甚至一度上了热搜第一。

  

还没等她出面回应,“400万捐款”的旧账也被人翻了出来,一时间,“人设崩了”的话题在社交平台上满天飞。

  

熟悉的剧本又来了,先捧上天,再踩进泥。

  

可这一次,全红婵似乎真的没准备好。

  

先说退赛。按照官方公告,全红婵因伤退出全国跳水冠军赛。

  

这事本不该有什么争议。

  

一个跳水运动员,每天在3米板、10米台上反复腾空翻转.

  

身体能坚持多久?谁都没有百分百的把握。

  

东京奥运夺冠之后,她的每一次比赛成绩都被无限放大。

  

哪怕是第二名,也会被人拿着放大镜反复横跳。

  

这场退赛的节奏,竟然不是专业媒体先发起的。

  

“粉丝”在社交平台上拉开架势,开始自发对比同龄选手。

  

暗戳戳放出“状态下滑”“没以前拼了”这种话。

  

更离谱的是,几个小时之后,甚至有人直接放话:“她就是怕输,不敢上台。”

  

于是,从“为国争光的小英雄”变成了“逃避失败的小心眼”,只用了不到一天。

  

但你要问伤有没有?真有。

  

她的伤病情况其实早有迹象。

  

腰椎、膝盖、手腕,一个接一个出问题。

  

这可不是哪家娱乐明星“演个哭戏磨个皮”的问题,这是实打实用身体去换金牌的代价。

  

她的训练密度之大,是不少国家队教练看了都皱眉头的程度。

  

这场退赛,说是保守,实则无奈。

  

可谁在乎?网友只关心她有没有赢,哪怕是带伤赢。

  

就在退赛节奏还在蔓延时,另一场火却悄悄点燃。

  

“她早就飘了,还记得她母校那400万捐款吗?假的!”

  

这条评论下面,点赞过万。

  

原来,几个月前网上盛传全红婵在拿到奖金之后,悄悄捐了400万给她曾经训练过的湛江体校,用于修缮训练设施。

  

这件事当时感动了无数人,不少自媒体直接把她夸成“少年楷模”。

  

然后呢?体校出来澄清:没有收到过任何捐款。

  

场面突然安静,接着就是彻底翻车。

  

原本低调做公益的标签,变成了虚假宣传.

  

好好的一场感恩故事,成了捆绑营销。

  

一夜之间,原本的“榜样”标签,全线掉价。

  

但问题来了,这事是谁传的?

  

官方没说过,媒体也没确认。

  

就那么一条源头不明的微博,传着传着就成了“铁证”。

  

但是呢她从头到尾都没出过声明,没宣传过自己捐款,也没求夸奖。

  

倒是吃瓜群众自己脑补了一整套“跳水冠军感恩母校”的剧本。

  

高潮写好了,收尾却赖在了她头上。

  

尴尬不尴尬?

  

这事说白了,是公众自己给自己挖的坑。

  

从东京奥运会一战成名开始,全红婵几乎就被按在了“完美模板”的轨道上运行。

  

她小时候家里穷,训练刻苦,出道即巅峰。

  

简直是鸡娃式教育的典范。

  

很多人拿她当榜样,说这是逆天改命的活教材。

  

但榜样不能跌倒,一跌就是人设崩塌。

  

她不能输,也不能伤,更不能休息。

  

哪怕她只是个00后,哪怕她只是个14岁拿冠军、还没来得及做青春期叛逆的小姑娘。

  

公众眼中她永远不能长大。

  

一旦开始长个子、增体重、换动作“变了,不纯粹了。”

  

这不是对偶像的支持,这只是控制欲。

  

面对全红婵所经历的一切,霍启刚其实早就说过一句很清醒的话:

  

“饭圈文化入侵体育圈,会毁掉一个运动员。”

  

这句话放到今天看,简直像是给全红婵写的预言。

  

粉丝控评、拉踩、立人设、造神再砸神。

  

每一步都是娱乐圈套路,但现在通通套到了体育圈。

  

区别只是,娱乐明星靠流量吃饭,运动员靠成绩活着。

  

一个娱乐明星被骂,可以选剧本换路线,哪怕人设翻车也能复出。

  

但一个运动员要是状态崩了?可能职业生涯就此终止。

  

全红婵不是不拼,她是太拼。

  

她的退赛不是怕输,而是终于承认,自己也有极限。

  

只不过,在“完美滤镜”之下,她的极限,不被允许存在。

  

她其实做得够好了:拿过奥运冠军、刷新记录、打破常规。

  

但人们却希望她“永远维持冠军状态”。

  

不允许她有伤,不允许她失败,不允许她长大。

  

全红婵的真正问题,从来不是她的成绩,而是大家强加的期待税太高了。

  

一个人能跳出水花消失术,不代表她能跳出舆论的海洋。

  

现实有时候比跳水还讲究入水角度。

  

全红婵现在面对的,是两个极端:

  

一个是“神化后的高台”,一个是“人设崩塌的深渊”。

  

但她真正想要的,其实很简单,一个干净的跳台,一个她能凭实力赢的舞台。

  

她不需要被神化,也不该被“审判”。

  

她的身体会有伤,她的成绩会起伏,她的家人也会盖房过日子。

  

她的光芒不该靠故事撑起来,而该由实力照亮。

  

所以这场风波之后,希望公众能冷静想一想。

  

我们想要的是冠军,还是剧情人物?

  

我们关注的是跳水,还是八卦?

  

我们对一个运动员的期待,是信任,还是消费?

  参考信源:

“捐款400万风波过后,全红婵的跳水夺冠路再蒙阴影,霍启刚说对了” 的相关文章

越是上流人越“下流”?央视下场撕下高亚麟体面,丁克就是个谎言

越是上流人越“下流”?央视下场撕下高亚麟体面,丁克就是个谎言

   在高亚麟真面目还没有被曝光出来的时候,人人都认为时玮是一个幸福的女人。...

巴铁很无奈:中国武器虽物美价廉,但有时候买啥,不是自己说了算

巴铁很无奈:中国武器虽物美价廉,但有时候买啥,不是自己说了算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

老省长离世,改革争议未消,民间自发悼念

老省长离世,改革争议未消,民间自发悼念

   5月13日下午四点多,广州一位老领导走了。卢瑞华,原广东省省长,享年88岁。消息传开后,不少市民自发去广场摆花圈,还有人举着“感谢您当年修水库”的纸牌。...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经济韧性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经济韧性

  新华社天津5月14日电 题: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经济韧性   新华社记者宋瑞   背诵中国交通法规,苦练倒车入库、侧方停车...

河北一干部落马,长得丑,玩的花,一起来看看吧

河北一干部落马,长得丑,玩的花,一起来看看吧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有这么一句话:不管查到什么人,不管是哪个级别的干部,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现实中也同样如此,老虎苍蝇一起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