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H3N2症状比普通感冒更重吗 如何区分与应对
近日,“新毒株甲型流感病毒H3N2来袭”“甲流H3N2症状比普通感冒更重”等话题登上热搜。不少网友表示,感染后发烧、咽痛、全身酸痛很明显,症状比较严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第43周(10月20日—26日)流感周报显示,南方省份检测到1013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其中926份为甲型(H3N2),北方省份检测到580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其中569份为甲型(H3N2)。甲型H3N2感染占比已超过90%。有相似症状的患者如何判断自己得的是普通感冒还是感染流感病毒?患者康复周期如何,是否有后遗症?这个毒株难防吗,如何有效防控?
流感并非大号感冒,因此如果掌握要点,区分起来并不难。流感起病更快,一般是突然发热、头痛、咽痛,咳嗽,有明显乏力、肌肉酸痛。普通感冒相较而言起病慢,主要症状是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和乏力肌肉酸痛比较轻微。感染甲流后高热是常态,患者体温基本维持在39℃以上,而且会持续3—5天。而普通感冒的患者很少发烧,就算发烧也大多低于38℃,1—2天就能缓解。简单来说,如果你感觉“突然病倒,全身都不对劲”,又高烧又浑身疼,那大概率是甲流;如果只是“鼻子不舒服”,那更可能是普通感冒。其实最快速、最精确的方法是病原检测。早点做出判断,既能保护自己和家人,也能避免浪费医疗资源。
如果确定感染了流感,如何快点好起来?抗病毒治疗关键在时机。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在出现症状的48小时内使用,既能明显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又能降低并发症风险。流感应该尽早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或者玛巴洛沙韦都是我国诊疗方案推荐的,今年新获批的昂拉地韦和玛舒拉沙韦也可以,尤其是老人、儿童、孕妇、有慢性基础疾病、肥胖等重点人群要尽快接受抗病毒治疗。甲流本身不留后遗症,但如果应对不及时,甲流还有可能诱发严重的并发症。并发症对身体的影响可能是长期的。例如常见并发症中的肺炎可能会损伤肺部功能,而并发症中的心肌炎可能影响心脏健康。此外,在进行合理退烧时,儿童和青少年不能用阿司匹林,否则可能引发罕见且危险的瑞氏综合征。对于没有并发症的健康成年人来说,一般一周内甲流的典型症状会缓解。一些患者康复后仍会出现咳嗽和没力气的情况,甚至2周或更久症状才能完全消失。这属于正常现象,不用太担心,但要通过充足休息、清淡饮食、及时补水等措施,为身体康复提供“补给”。甲流H3N2症状比普通感冒更重吗 如何区分与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