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元帝王蟹窗口调整后,高校食堂多元化服务如何破题?
近日,南京大学一食堂窗口推出“999元帝王蟹”餐品,引发舆论场激烈讨论。支持者认为,食堂服务应“丰俭由人,多个选择挺好的”;反对者则直言,“对学生来说有点太奢侈了”,并担忧可能在校园中助长盲目攀比之风,导致餐饮消费偏离理性轨道。
11月4日,南京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发布“情况说明”回应称,11月1日起,该校第九食堂某窗口在试营业期间,为宣传推广曾供应堪察加拟石蟹(俗称“帝王蟹”)作为食材并售出。“情况说明”进一步表示,“为在校园内进一步弘扬勤俭节约风尚、深入践行‘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精神,负责该窗口经营的餐饮企业已对现有菜式供应进行调整,确保菜式更加丰富多元、实惠亲民,更好地契合大学食堂的基本定位。”
结合校方上述回应及学生在社交平台的最新分享来看,目前相关窗口已不再供应“999元帝王蟹”,仅保留“68元/条的石斑鱼、50元/只的梭子蟹”等海鲜餐品。这场讨论以此收尾,一个更具普遍意义的议题随之凸显:在提供多元化服务与坚守校园餐饮定位之间,高校食堂究竟该如何破题,找到两者的平衡点?
从在校学生先前的反馈来看,有不少对帝王蟹餐品持支持态度。例如,该校一名大二学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他和四名同学拼单品尝了帝王蟹等餐食,感觉很惊喜,味道也不错。这样看来,在校学生更多是出于“图个新鲜”的心理,偶尔“奢侈一把”,再加上拼单分摊成本,人均价格尚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本也无可厚非。这种“偶尔尝鲜”的需求,也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对餐饮“个性化体验”的追求。999元帝王蟹窗口调整后,高校食堂多元化服务如何破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