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倒挂”下断供情况多吗 现象引关注
90后业主小曾的房子几乎跌到了房贷总额的一半。她提到,当初房贷本息超过650万元,如今市价只有360万。这种现象被称为“房贷倒挂”,即随着房价下跌,房屋的市场价低于银行剩余房贷。
在深圳,一位中介在朋友圈分享了类似案例,引发了对“房贷倒挂”现象的关注。与此同时,断供问题也引起了热议。然而,法律人士表示,断供与房贷倒挂并没有直接关系。除了职业背债人是恶意欠款外,大多数正常贷款人都愿意还款,因此由房贷倒挂导致的断供案例非常少见。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大部分人购房是为了居住,即使出现房贷倒挂也不影响居住。但如果购房人的收入大幅下降或开支突然增加,可能会增加断供的风险。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多家银行推出了延长贷款期限、调降贷款利率等纾困措施,有的银行还提供了缓冲期,在此期间免收本息。
小曾的情况颇具代表性。她的两套房子市价都已跌幅近半。第一套房子贷款200万元,目前市场价仅100多万元;第二套房产总价600多万元,首付200万元,贷款400万元左右,算上利息,贷款总额超过650万元。如今,这套房产的市场价只有360万元,相当于贷款总额的一半。她每月需还贷超过3万元,经济环境不佳导致家庭收入降低,为了减轻负担,她考虑卖掉第二套房子,但中介建议现在卖会损失较大。
另一位业主陈陈也面临相似困境。他购置了一套总价235万元的房子,首付72.5万元,贷款162.5万元,贷款利率为5.88%,月供9617.68元。如今,房贷已偿还6年,总共偿还了60多万元,实际偿还的本金为18.9万元,剩余房贷本金143.6万元。陈陈计划以155万元的价格出售房子,但即便如此,房款仍不够还清按揭贷款。同小区同户型单价已经降至1.5万元,一套朝南76平方米的两居室正在以116万元的价格出售。“房贷倒挂”下断供情况多吗 现象引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