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流感药需求激增 谁能抢占C位 市场竞争白热化
抗流感药需求激增 谁能抢占C位 市场竞争白热化。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是北半球流感高发季。
这一高发季与我国冬春出境游高峰重叠。随着出入境政策的持续优化,公众出境游热度上升,国际旅行作为流感全球传播的重要驱动因素,进一步加剧了流感传播风险,给公众健康与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严峻考验。
根据《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在流感流行季,有流感重型/危重型高危因素的流感样病例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效果最佳。基于多病原流行的现状,在启动抗病毒治疗前,建议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以指导治疗。
在流感抗病毒治疗中,药物选择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上市的对流感病毒敏感的药物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RNA聚合酶抑制剂和血凝素抑制剂三种,大多数药物对甲型和乙型流感均有效。在国内已上市的药物中,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被推荐为首选的流感治疗药物。
近年来,随着中国出入境政策不断优化,公众出境游热度持续攀升,预计2025年出境人次将超过1.55亿。国际旅行是流感全球传播的驱动因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每年约有10亿例季节性流感病例,包括300万至500万例重症病例,每年全球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可导致约29万至65万人死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教授指出,流感绝非“大号感冒”,尤其在旅途劳累、抵抗力下降时,风险更高热点话题。在医疗体系和语言可能陌生的国外,感染流感带来的健康风险更为棘手,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幼儿、孕妇及有基础疾病的流感高危人群而言,流感可能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抗流感药需求激增 谁能抢占C位 市场竞争白热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