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重温袁隆平院士的两个梦 禾下乘凉与全球覆盖(祝贺!汪顺200混夺冠)-荔枝有

5个月前 (05-22)热点话题51

  2021年5月22日,中国大地上两颗巨星完成了生命的谢幕。一位是为亿万人解决温饱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另一位是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两位院士,一个用稻香填饱了中国的肠胃,一个用柳叶刀护住了千万人的肝胆。他们看似行走在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上,却在“救国救民”的信念中殊途同归。

  

  面对国际社会提出的“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时,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1100公斤……一串串饱满的稻穗,就是中国回应粮食安全质疑最完满的答卷。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时,中国正深陷粮食危机。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亲眼见过饿殍遍野的景象,这让他下定决心要用专业研究出高产水稻:“要让中国人吃饱饭,必须攻克主粮!”他常说自己的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2020年,第三代双季稻亩产突破1500公斤,病房里的袁老连说三个“好”字。当年90岁高龄的他许下第三个梦想:“攻克中国的盐碱地,彻底解决中国在粮食上的后顾之忧。”如今,这三个梦想均已超额完成。2023年,青岛海水稻基地的耐盐碱水稻亩产达691公斤,曾经的“不毛之地”泛起了金色稻浪。袁隆平团队更在阿联酋沙漠中种出“海水稻”,让中东国家惊叹:“这是中国的‘绿色魔法’!”。

  

  从发现第一株天然杂交水稻,到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从湖南的试验田到非洲的推广基地,这位自称“农民”的科学家,用六十余载光阴兑现了他“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誓言。在实验室,他是严谨的科学家,是将毕生心血献给土地的“无双国士”;在排球场上,他是灵活的“主攻手”,80岁时仍能扣杀得分;面对年轻人的表情包,他幽默回应:“这是要让我当网红啊!”他的衣柜里永远备着20元一件的格子衬衫,却将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500万元奖金全数投入基金会。他说:“名利对我如浮云,我最大的财富是躺在田里的稻谷。”。

  

  袁隆平的一生走得很短很短,始终没有走出那块稻田。他的一生走得很长很长,从稻田走向了千家万户。风吹稻香时,一粥一饭间,袁老,想您了!

  在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汪顺以1分56秒58的成绩摘得金牌,达到世锦赛A标(1分59秒05),收获该项目世锦赛入场券。

  

  

“一起重温袁隆平院士的两个梦 禾下乘凉与全球覆盖(祝贺!汪顺200混夺冠)-荔枝有” 的相关文章

王曼昱获表彰称荣誉属于国乒 感恩与敬畏并存

王曼昱获表彰称荣誉属于国乒 感恩与敬畏并存

  4月28日,王曼昱参加了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并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她发表了一篇长文回应:   ...

震惊!曝女生去宿舍捉奸被推下楼 大学回应 “男学生被捉奸”“女生被推下高楼”视频

   曝女生去宿舍捉奸被推下楼 大学回应   【曝女生去宿舍捉奸被推下楼 大学回应】4月28日,一则“桂林理工大学女...

女生手机自动连上酒店WIFI被分手 认知差距引发热议

女生手机自动连上酒店WIFI被分手 认知差距引发热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事物的发展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比如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达到了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在遇到问题时,不要过于武断,因为有些事物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认知。...

《焦点访谈》 20250502 致敬奋斗者 以耕耘践初心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美好生活都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光荣属于每一个挺膺担当的奋斗者。五一前夕,2426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四战冬奥终夺冠的徐梦桃、守护特殊孩子成长的刘小清...

北京今天白天多云转阴,傍晚西部有小雨,最高气温24℃ 夜间至明日有降雨

  北京市气象台4日6时发布天气预报,今天白天多云转阴,傍晚西部地区将出现小雨,风向从北转南,风力为二到四级,最高气温24℃。夜间阴天并伴有小雨,风向由南转北,风力一到二级,最低气温11℃...

五一的桂林快忙成马六甲了 网友:起猛了,在漓江看到了“赤壁之战”!

   五一的桂林快忙成马六甲了   【五一的桂林快忙成马六甲了】5月2日,在广西桂林,有网友拍到漓江上密密麻麻的“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