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家打金因“炸金”损失8克黄金 居家改造风潮背后的风险
面对金价持续高位,消费者开始寻找新的方式来满足需求。不少年轻人翻出压箱底的旧金饰或拿出积攒的金条,走进打金店,甚至尝试居家打金,掀起一股以旧换新的改造风潮。
江岸区永清街一家打金铺内生意不断。市民王女士带着近26克的旧手镯前来改款,她觉得老样式戴腻了,圈口也小了,想换个新的。相比品牌店百元每克的工费,这家打金铺20元/克的工费让她省下上千元。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损耗被折抵为工费,最终她只补了51元就拿到一枚25.5克的新手镯,感到非常划算。
与此同时,一些年轻人开始自购工具动手打金。在社交平台上,“居家打金”相关帖文上万条,评论区跃跃欲试者众多。电商平台上,铜管喷枪、熔金碗、油泥王、模具等打金工具全套售价从50元至300元不等,部分店铺月销量已近万单。
赵女士初次体验便成功制作出拉丝葫芦和羽毛吊坠。她分享经验称:“金子要烧透、压模时手要稳、需多放1-2克金料。”而24岁的罗女士则提醒大家谨慎尝试,她自己三个模具只成功一个,还损耗了0.13克金,纯金变成了杂质金。
更严峻的风险是“炸金”,因操作不当,金水如铁花般飞溅出模具。若能找回尚可重熔,否则便是实打实的损失。打金师傅透露,他们曾接到过在家打“残”的金件,有客人自己在家打了八次,最后因“炸金”损失了8克金。有人在家打金因“炸金”损失8克黄金 居家改造风潮背后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