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全流程健康管理将覆盖基层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10月29日,国家卫健委等六部门发布指导意见,提出将加强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目标是到2027年,在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县(市、区)基本实现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全流程服务。到2030年,慢性病系统连续服务模式在基层广泛应用。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设立“一站式”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心,承担辖区内的慢性病预防、诊疗、健康管理及转诊服务。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将依据规范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评估随访,并加强医用电子血压计、体重秤、便携式血糖仪、腰围尺等自助设备配备,引导居民进行健康自检。
在服务流程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通过健康体检和个人自检等方式,及早发现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并给予指导。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心对确诊患者开展分类分级健康管理:为病情稳定人员提供长期连续性服务;对控制不佳人员调整治疗方案并增加随访频次;对需转诊人员及时转往上级医院。对于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的患者,基层机构将为其制订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并鼓励临床药师参与用药指导。
为支持服务落地,意见要求基层强化用药保障,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药品,保障患者获得长期处方服务和缺药登记配送服务。此外,意见明确提出将中医药服务融入慢性病健康管理全流程,宣传中医药防病保健知识,推广适宜技术。
意见还提出引导居民开展自我健康管理,并探索在有条件且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智能体重秤、可穿戴设备等监测数据上传至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医生开展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发布该意见旨在综合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热点话题、紧密型医联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体系的集成作用,从而更好地为城乡社区居民提供系统、连续、优质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慢病全流程健康管理将覆盖基层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