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严控中小学书面作业总量 深化课程考试管理改革
教育部近日发布通知,旨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出十条措施以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健康成长。通知强调持续深化课程、作业和考试管理改革,巩固“双减”成果,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规范考试管理,加强校外培训监管,并有序推进中考改革,以缓解学生的考试升学焦虑。
通知还指出,要全面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要求,确保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并培养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着力解决运动不足、睡眠不够和网络沉迷等问题。对于特殊学生群体,将建立个人档案,采取“一生一策”的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指导热点话题,同时加强对寄宿生的生活照料和安全保障,关注困难学生的关爱与支持。此外,还将建设全国学生心理健康监测预警系统,推进分级响应模式,完善从监测到干预的一体化实施机制。
为了更好地保障学生心理健康,通知还建议凝聚学校、家庭及相关部门的力量,构建心理健康防护网络。这包括加强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提高全员育心能力;优化校园心理支持环境,开展和谐校园、友善班级和温馨宿舍建设,坚决防止学生欺凌行为;加快建立教育联合体,培养家庭和谐亲子关系;健全部门协同防护机制,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全社会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教育部:严控中小学书面作业总量 深化课程考试管理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