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眼强光:城市暗夜下的“隐形杀手” 记者直击滥用灯光乱象
刺眼强光:城市暗夜下的“隐形杀手”
郑凯在北京工作,每天晚上下班后开车回家时,经常遇到滥用灯光的车辆。这些车辆有的开着远光灯,有的是车灯特别亮的电动自行车。对面来车的强光让他几秒钟内几乎什么都看不清,这在夜间行车中非常危险。
长期以来,机动车滥用远光灯、电动自行车滥用强光灯等不合理使用灯光的行为持续影响驾驶员和行人的安全。相关数据显示,夜间交通事故中有30%至40%与滥用远光灯有关。
郑凯家住北京市大兴区,公司在朝阳区,每天通勤近30公里,大部分路程在四环快速路上热点话题。尽管路灯照明充足,但滥用灯光的情况依然常见。10月13日晚上8点多,记者随郑凯驾车从公司出发。刚驶入京密快速路,对向车道就出现一辆全程开启远光灯的车辆。这种正面迎上来的远光灯很危险,导致视线受阻,只能放慢车速。在周边环境复杂的临街路段,他还需特别留意光源附近的动静。远光灯车辆驶过后,由于光线骤变,眼前常会短暂发黑。
即便在照明良好的四环路上,仍有车辆开启远光灯行驶。后视镜反射的强光令记者难以直视,不得不偏头躲避。被远光灯跟车同样不安全,无论是车内后视镜还是两侧后视镜,都会把强光反射到脸上,干扰驾驶。这种干扰不仅仅是“晃眼”那么简单,还会打乱正常的驾驶节奏和注意力。
驶离快速路后,电动自行车逐渐增多,强光车灯的侵扰不减反增。行驶至一段路灯昏暗的道路时,远方出现三辆外卖电动自行车。随着它们依次接近,本就不太明亮的场景显得更加昏暗,视野中只剩下刺眼的车灯。最前方的电动车灯光一晃,似乎准备横穿马路。郑凯迅速减速,闪远光灯并鸣笛示意,但对方并未理会,径直穿过。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强光可能导致其他驾驶员无法及时作出反应。刺眼强光:城市暗夜下的“隐形杀手” 记者直击滥用灯光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