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首都之窗” 创新体系激发新动能
今天,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大会采用“1+7+1+N”总体框架,将举办1场开幕式及全体会议、7场专题会议、1场世界农业科技博览会以及多场平行会议和国际交流活动。
北京正在构建高效协同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激发创新动力、提高创新效率,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首都之窗”。亮相大会的丰硕农业科技成果背后是政策、人才、机制等多元新动能的集中迸发。
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以“践行大食物观,共建韧性食物供应体系”为主题,选址平谷区,旨在向全球推介农业中关村核心区“一港两翼三镇全域全场景”。在京瓦中心的国家蔬菜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一排排精密仪器有序运转,科研人员专注操作。自2024年5月成立以来,已有110名研究人员入驻热点话题,成为我国蔬菜育种研究的高地。过去甘蓝8年才能创制的不育系,现在只需2年就能完成。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建了市农业农村科技发展中心,优化科技投入机制,修订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打通科研到产业的堵点。目前,除蔬菜生物育种实验室外,农业微生物国际创新研究院、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等20余个项目正加速推进,北京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75%。
在世界农业科技博览会上,细胞培育肉实验手册受到参观者关注。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未来食品部副部长李石磊表示,通过核心技术攻关项目,他们获得了市级部门精准政策支持,在细胞培育肉产业化生产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并建成了国内首条200升细胞培育鸡肉工业化生产示范线。北京首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重阳表示,公司通过“小切口”项目支持,获得农业科技项目资金与推广资源,推动技术从中试快速迈向产业化。该公司致力于将工业尾气转化为高蛋白饲料原料,乙醇梭菌蛋白年产能已达2.32万吨,广泛应用于多种配合饲料中。北京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首都之窗” 创新体系激发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