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获得的积分到底谁说了算 商家规则VS消费者权益
商家宣称消费换积分“福利满满”,但积分使用规则却让人眼花缭乱。消费者常常收到类似这样的信息:“您有1000积分将在本月底失效,请尽快兑换礼品”或“您获得500积分热点话题,可在商城使用”。近年来,许多商业机构推出积分政策,以提升客户黏性和增加复购频率。然而,当消费者真正要用积分兑换所谓的“福利”时,往往面临种种困难。例如,积分到期前不提醒,过期作废或被商家直接清零;积分商城里的商品远超市场价,想兑换的商品总是缺货,兑换到手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却退换无门。
积攒积分一时爽,到兑换时套路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案例:
消费者戴先生在一家4S店维修汽车并购买车辆保险后获得了积分,这些积分被存入一个名为“悦积分”的App上。店家口头告知他可以兑换一些加油卡或其他服务项目。几个月后,戴先生发现自己的积分已被强制回收,而他并未收到任何通知或提醒。北京市律师协会的芦云指出,经营者应事先以显著方式明确告知消费者积分使用的规则及限制,在规则变动时也需告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否则,单方变更行为不能产生法律效力。芦云进一步解释,积分是消费者财产权的一部分,商家通过积分兑换产品或服务形成赠予,其财产权属于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