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治疗又有新突破 高效低毒新方案问世
鼻咽癌在我国呈现“南高北低”的发病趋势,由于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到局部晚期。治疗中,顺铂化疗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有效但副作用明显,如消化道毒性、血液学毒性等,甚至可能引发听力损伤和肾损伤。
为解决顺铂化疗的副作用,国内知名肿瘤专家团队联合全国13家医疗机构进行了多年研究,通过创新药物应用,降低了毒副作用,同时保持了疗效。这一新疗法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方案,使他们能够有尊严地生活。
鼻咽癌起病隐匿,全球每年新发病例超过12万,其中近一半在中国。我国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等地是高发区,广东省发病率最高。鼻咽癌主要由EB病毒感染、环境、饮食和遗传等因素引起。从临床接诊情况来看,50至60岁是发病高峰期,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年轻化趋势明显,二三十岁的年轻患者也有所增加。
鼻咽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加上鼻咽位置隐蔽,常规体检难以发现病变,因此初诊容易被忽视。数据显示,70%以上患者确诊时已是局部晚期。患者可能因耳鼻症状被误诊为中耳炎、鼻窦炎或感冒,颈部淋巴结肿大可能被误诊为淋巴结炎或结核,偏头痛也可能被认为是单纯的头痛。
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标准治疗是在同期放化疗的基础上联合诱导化疗或辅助化疗。中国科学院院士马骏牵头的研究,通过Ⅲ期随机对照试验,确立了将免疫药物特瑞普利单抗与放疗联合,替代部分顺铂化疗的新方案。结果显示,去掉顺铂后,患者的恶心、呕吐、便秘、疲劳和血液急性毒性显著改善,而疗效未受影响。这一成果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
武汉协和医院参与了这项研究,纳入了60多位鼻咽癌局部晚期患者。杨坤禹教授表示,新疗法对顺铂不耐受的患者尤其有益,未来该疗法将纳入临床诊疗指南,重塑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模式。
警觉早期信号与筛查至关重要。长期居住在高发地区、有肿瘤家族史、EB病毒携带者及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都是鼻咽癌高危人群。定期进行鼻内镜检查和EB病毒抗体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若怀疑患鼻咽癌,需进一步进行颈部增强CT或MRI,并进行鼻咽部活检明确诊断。此外,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避免母婴口对口喂食,少吃咸鱼、腌肉和腌菜等含大量亚硝胺类的食物,也有助于预防鼻咽癌。鼻咽癌治疗又有新突破 高效低毒新方案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