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童星角色内推最高收费达百万 家长焦虑被收割
午夜十二点,三千多名家长紧盯着手机屏幕,手指飞速滑动着孩子的照片。主播举着“有戏”红牌像评判商品般筛选儿童外貌热点话题。“这孩子发际线偏高”“鼻梁不够挺”,张莉半年投入万元,换来的只有直播间里那句“值得培养”的虚假承诺。当“童星梦”变成一场精心设计的金钱游戏,收割家长焦虑的人究竟是谁?这类直播通常以“曾打造数百位童星”为噱头,主播通过虚拟礼物筛选目标家长后,迅速转入私聊推销付费项目。张莉的转账记录显示,从699元模卡拍摄到15800元“明星包装计划”,每笔消费都对应着“保证戏约”“剧组直推”的承诺,但所有合同均用“深度合作”等模糊条款规避法律责任。
699元低价模卡只是诱饵。有机构内部资料显示,家长会被诱导升级至25800元“特约主演套餐”,甚至百万级“定制角色”。某主播团队承认,所谓“剧组资源超市”实为虚构,报价单上的《雪豹2》等热门剧根本未授权选角。更讽刺的是,这些“资深经纪人”多数无演艺从业经历,仅靠伪造与明星合影、PS剧组工作证行骗。
北京朝阳法院审理的类似案件中,受害者平均损失4.7万元,但仅17%追回款项。骗局设计了三重壁垒:收款账户与签约主体分离、跨平台直播规避监管、合同条款规避“诈骗”定性。一位报警家长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对方甚至嚣张表示:“你去告啊,合同写的是服务费不是保证金。”
正规剧组选角导演透露,真实流程必须满足四大条件:零收费试镜、剧组官方渠道发布、才艺考核优先、家长全程参与。而上海市演艺行业协会公布的《童星经纪白名单》显示,合规机构均需提供影视立项备案号、剧组授权书等资质。对比之下,那些宣称“交钱保过”“远程评估”的机构,谎言不攻自破。
当某受骗家长在维权群写下“我们买的不是机会,是对孩子人生的愧疚”时,这场骗局折射的早已不止是金钱损失。数据显示,每100个追逐童星梦的孩子中,99个最终成为产业链上的炮灰。或许比起揭穿骗局,更需反思的是:为何总有人相信,星光可以用钞票铺就?直播间童星角色内推最高收费达百万 家长焦虑被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