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情感需求催生外包儿女新业态 填补晚年陪伴空白
《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超3.1亿。而《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基本数据公报》显示,全国独居老人比例已达14.2%。这些数据背后反映出老年人群体对情感慰藉、人格尊严等更高层次的需求日益增长,“外包儿女”服务应运而生。
“外包儿女”指由第三方人员以“临时子女”的身份,为空巢、独居老人提供陪伴、撑腰等情感服务。对于这一服务,有人认为这是市场选择,能有效缓解部分老人的孤独感;也有人担心其可能带来财产侵占、隐私泄露等风险。
彭磊是辽宁大连某“临时保镖团队”的一员,今年3月,他与8个朋友组建了这个团队。最初他们的业务方向是为陷入追债困境或情感纠纷的客户提供临时护卫服务,但后来拓展到了“外包儿女”服务。团队成员大多身材魁梧、外表强悍,既能陪老人看病买菜、聊天逗乐,必要时还能帮忙“撑场面”、调解矛盾。7月,团队发布的去养老院探望老人的视频走红后,在短短2个多月内,团队迅速扩展至上千人,并在山东、广东等地设有分部。
彭磊表示,客源多是通过社交媒体、朋友引荐而来,在服务前,团队会与客户签订委托书。他们并没有固定的定价表,而是根据任务难度收取佣金,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彭磊提到,许多老人在交谈中常常情不自禁地落泪,有些老人甚至在分别之际潸然泪下,说“你们走了,这个屋子就又没声了”。
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中空巢老人占比已超过一半,部分大城市和农村地区,空巢老年人比例甚至超过70%。丧偶、失独、离异、子女异地等原因使得一些家庭的传统养老防线被击穿。彭磊和他的团队见到了太多无法用三言两语概括、不为大众所了解的晚年困境。他们发现,人至暮年,需要的不仅是吃饱穿暖,老年群体对情感慰藉、人格尊严、社会面子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服务市场。空巢老人情感需求催生外包儿女新业态 填补晚年陪伴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