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险企新能源车险率先盈利 行业整体扭亏还要等多久
曾经让财险公司陷入亏损困境的新能源车险业务迎来转机。部分上市险企2025年上半年经营数据显示,头部险企的新能源车险业务已率先实现承保盈利。
业内人士认为,前期数据积累使产品定价更合理、保费规模扩大摊薄成本、险企强化与车企合作降低赔付成本,以及险企的精细化管理等因素,推动部分险企新能源车险业务实现盈利。随着险企定价能力提升、维修成本降低、出险率和赔付率走低,新能源车险行业有望在未来三年迎来扭亏的拐点。
头部公司率先盈利
“新能源车险总体经营情况比较好,已经进入盈利空间。”中国太保副总裁俞斌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太保产险新能源车险服务车辆数超过530万辆,新能源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05.96亿元,占车险保费比例19.8%。
中国太保并非实现新能源车险盈利的个例。中国平安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平安产险实现承保新能源车575万辆,同比增长49.3%,新能源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46.2%,市场份额27.6%,实现当期新能源车险业务承保盈利。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保费收入增长46%,而且新能源汽车的承保利润是正的,这是很不容易的数字。”
此外,被新能源车企全资控股的比亚迪财险2025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财险实现净利润3134.59万元,而该公司2024年全年亏损1.69亿元。
各家公司暂未单独披露新能源车险的综合成本率。不过,从各家公司披露的车险综合成本率来看,这一指标呈下降趋势。2025年上半年,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的车险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4.2%、95.5%、95.3%,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2.6个百分点、1.8个百分点。头部险企新能源车险率先盈利 行业整体扭亏还要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