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大跳水!越卖越便宜的“电驴爱马仕”,终于扭亏588万 从高端到亲民的转型之路
价格大跳水!越卖越便宜的“电驴爱马仕”,终于扭亏588万 从高端到亲民的转型之路!在中国的大街小巷,电动车早已是寻常风景。早晨买早点的大妈、接送孩子的父亲,或是赶地铁的年轻人,都可能骑着一辆电驴。2014年后,小牛电动车硬生生让这种“日常交通工具”成了“社交货币”。当时小牛推出了一台价格超过一万元的新品,而那时市面上电动车的平均售价不过两千多元。很多人看到这个价格的第一反应是:“疯了吧?买个电驴能顶我半辆二手车。”
然而,当真车出现在发布会上,带着流线型车身、全彩屏幕、可拆卸的锂电池和能在手机上实时定位的App、AI骑行导航,小牛被迅速贴上了“潮流”“科技”“身份感”的标签。许多人震惊:“电动车行业都先进成这样了!”从“代步工具”到“城市装备”,这场跨越式的转变让小牛迅速出圈。骑小牛成了炫耀资本——像是背个新款潮牌包,穿上限量球鞋。社交媒体充斥着“第一辆小牛”的骑行视频,用户不吝啬地给它加上“电驴界的爱马仕”的称号。小牛电动车不再只是代步的机器,而是年轻人自我表达的一部分。
十年过去,小牛的定位从“高端标杆”逐渐下沉,最近的新款NS系列甚至杀入3000元档,还配置5档和TCS。昔日万元起步的“爱马仕”,如今也走起了“性价比”路线。也许市场和消费者早就换了一副面孔。
小牛电动诞生于2014年。CEO李彦,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系博士,曾任职于美国高通,团队成员大多带着互联网基因。在“电动车=买菜车”的年代,小牛喊出了“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电动车”的口号。那时的电动车行业,还是铅酸电池的天下,产品普遍笨重、造型雷同,主要功能就是“能骑”。小牛却另辟蹊径,从一开始就瞄准了“高端”。
它打出的三张牌,恰好击中了年轻人的心。首先是颜值,国际设计团队打造的N系列车身线条流畅,与传统“买菜车”判若两族。其次是技术,小牛采用锂电池,重量轻、续航稳定,还能拆卸回家充电,这在当时极具颠覆性。最后是智能化,小牛App提供实时定位、防盗提醒、电池管理,甚至能在地图上显示车辆移动路径,成为“科技感”的代名词。这种“互联网式讲故事”的能力,让小牛迅速打破了行业刻板印象。价格大跳水!越卖越便宜的“电驴爱马仕”,终于扭亏588万 从高端到亲民的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