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遇五步蛇想抓来玩 被喷一脸毒 被毒液喷中眼睛,险些酿成终身遗憾!
男子遇五步蛇想抓来玩 被喷一脸毒
【男子遇五步蛇想抓来玩 被喷一脸毒】近日,一则“男子遇五步蛇想抓来玩被喷一脸毒”的新闻冲上热搜。杭州38岁的户外爱好者周先生在爬山时,因试图捕捉一条五步蛇,反被毒液喷中眼睛,险些酿成终身遗憾。这场本可避免的意外,不仅暴露了公众对野生动物认知的缺失,更敲响了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警钟。8月23日,杭州天气晴好,周先生如往常一样独自前往余杭区某山林徒步。行至一处溪涧旁时,他发现一条长约1米的五步蛇盘踞在石缝中。作为自称“研究蛇类习性多年”的爱好者,周先生并未选择远离,反而掏出手机拍摄视频,并向朋友炫耀:“这么稀有的五步蛇,抓回去养着多有意思!”他捡起一根树枝,屏住呼吸靠近蛇头。就在树枝触碰到蛇身的瞬间,五步蛇突然扭动头部,一团乳白色毒液精准喷向周先生的面部。“眼睛像被泼了硫酸!”他事后回忆,剧痛让他下意识揉眼,却导致毒液进一步渗透。慌乱中,他掏出随身携带的矿泉水冲洗,但视力已迅速模糊,最终踉跄下山,被家人紧急送往杭州市中医院。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袁丞达接诊时,周先生的左眼结膜已严重充血,角膜出现点状溃疡。“五步蛇毒液含神经毒素、溶血毒素和抗凝血酶,直接接触眼睛会腐蚀眼组织,甚至引发眼内炎导致失明。”袁丞达强调。幸运的是,周先生在受伤后立即用清水冲洗了15分钟,这一关键操作稀释了毒液浓度。医生进一步用生理盐水冲洗眼道,并注射抗蛇毒血清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截至8月26日,其视力已恢复至0.6,但角膜仍需长期修复。“若未及时冲洗,毒液可能穿透角膜进入眼内,后果不堪设想。”袁丞达提醒,野外遭遇蛇类时,切勿用手揉眼或涂抹草药,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
五步蛇(学名尖吻蝮)是中国特有的剧毒蛇类,因其毒性剧烈、攻击性强,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其毒液以血循毒素为主,可导致伤口流血不止、组织坏死,甚至引发多器官衰竭。
更危险的是,五步蛇具有独特的“毒液喷射”能力。其毒腺与肌肉相连,当受到威胁时,可通过收缩肌肉将毒液精准喷射至1米外。2023年6月,广东一名男子因挑衅五步蛇被毒液喷中面部,导致角膜永久损伤;2025年7月,深圳00后小伙徒手抓竹叶青蛇反被咬,也险些截肢——这些案例无不警示:野生动物绝非“玩物”。
周先生的遭遇并非孤例。近年来,社交媒体上“野外抓蛇”“与毒蛇共舞”等视频屡见不鲜,部分博主为流量刻意挑衅野生动物。这种行为不仅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更将自身置于极度危险之中。
“五步蛇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猎捕、伤害均属违法。”杭州市林业水利局工作人员指出,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部分公众对野生动物缺乏基本敬畏。周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我以为自己了解蛇的习性,没想到……”这种“经验主义”误区,正是许多悲剧的源头。自然界中,即便是无毒蛇类,也可能因应激反应而攻击人类,更遑论剧毒物种。
为避免类似事件重演,专家提出三条核心建议:保持距离:野外遇到蛇类时,应缓慢后退至3米外,避免突然移动或尖叫。五步蛇虽攻击性强,但通常不会主动追击人类。防护装备:进入山林时,务必穿戴长袖长裤、高帮登山鞋,并携带手电筒和登山杖“打草惊蛇”。科学急救:若被蛇咬伤,应立即用绷带在伤口近心端捆扎,减少毒素扩散,切勿用嘴吸毒或切开伤口。“人类与野生动物的边界,是生命安全的红线。”袁丞达感慨,“真正的热爱,是远观而不亵玩,是尊重而非征服。”周先生的故事,是一面映照人性弱点的镜子。它让我们看到,在好奇心与虚荣心的驱使下,人类可能如何低估自然的力量;更提醒我们,唯有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个生命,才能避免将“探险”沦为“冒险”。当秋日的阳光再次洒向山林,愿每一个走进自然的人都能记住:我们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万千生命中的平等一员。守住边界,敬畏规则,方能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守护住最珍贵的生命之光。
以上就是【男子遇五步蛇想抓来玩 被喷一脸毒】相关内容,了解最新热点资讯请关注今日热点资讯__实时热搜榜_热点话题_热点关注_今日热点新闻事件。男子遇五步蛇想抓来玩 被喷一脸毒 被毒液喷中眼睛,险些酿成终身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