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三忌嘴、到老不后悔:养生饮食指南

7小时前热点话题1

  8月23日将迎来处暑节气。“处”字在古汉语中有“终止”、“躲藏”之意,而“暑”则指炎热。因此,“处暑”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炎热到此为止”或“暑气至此而止藏”。处暑的到来标志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即将过去,暑热之气逐渐消退,凉爽的秋风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处暑节气后雷暴活动不如炎夏活跃,全国各地的暴雨总趋势减弱。进入9月,中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少雨期,但华西地区秋雨偏多,这是中国西部地区秋季的一种特殊天气现象。北方的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雨季结束。

  民间谚语说“处暑三忌嘴、到老不后悔”,这与处暑的天气变化有很大关系。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昼夜温差增大,白天可能还有余暑,但早晚寒气渐生;气候逐渐干燥,“秋燥”开始显现。这种天气变化导致人体状态调整——脾胃对寒冷的耐受度下降,体内津液易被燥邪消耗,消化功能还没完全适应转凉的气候。因此,饮食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避免寒凉性的食物。尽管白天可能仍有暑热,但早晚温差明显增大,天气也在慢慢转凉。这时应避免食用冰镇饮料和寒凉性瓜果,这些“寒气”会刺激脾胃,导致体内阳气升发受阻,出现腹痛、食欲不振、腹泻等问题。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长期贪凉还可能埋下慢性肠胃病的隐患。建议多吃一些滋养脾胃的食物,如小米、南瓜、山药、红薯、红枣、燕麦等。推荐食谱:小米南瓜粥热点话题。具体做法:将300克南瓜去皮切片,与100克小米一起清洗干净,倒入电饭煲中,加入1500毫升水,按煮粥键,等待30分钟即可。

  其次,避免辛辣燥热食物。进入处暑后,气候逐渐干燥,身体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便秘、皮肤干燥等“秋燥”症状。辣椒、花椒、生姜、大蒜等辛辣燥热食物会进一步消耗体内津液,加重燥邪影响,可能引发上火、口腔溃疡、干咳等不适情况。建议多吃一些梨、银耳、百合等滋阴润燥的食物。推荐食谱:银耳红枣羹。具体做法:将银耳冷水泡1小时左右,去除黄色根部,撕成小片,与红枣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银耳量4-5倍的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10分钟左右,不断搅拌,再煮20分钟,放入一把冰糖,搅拌几分钟即可。处暑三忌嘴、到老不后悔:养生饮食指南

“处暑三忌嘴、到老不后悔:养生饮食指南” 的相关文章

上城人才专项租赁住房项目又推新 240套房源待申请

  上城区最近推出了一个新的人才专项租赁住房项目——城发泊寓.青宸里闸弄口店,首批集中配租推出240套房源,申请截止日期为5月6日。该项目位于上城区闸弄口街道铭苑路65号,步行约100米即...

奈雪门店回应倡议喝奶茶代替水 玩梗已撤下

奈雪门店回应倡议喝奶茶代替水 玩梗已撤下

  奈雪的茶在河南驻马店玖隆茂店摆放了一份《重要通知》,内容为“能喝奶茶就不要喝水”,引起了不少消费者的质疑。4月29日,门店工作人员回应称,这份通知确实在柜台摆放了两三天,之后区域经理要...

《24小时》 20250502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激情假期,活力中国:“五一”假期第二天,短途客流增长明显;广西河池:“世界第一长洞”钟乳石遭刻字引关注;我国单机容量最大抽水蓄能机组完成转子吊装:天台抽水蓄能电站机...

这是青春的样子 税月剪影里的深情

这是青春的样子 税月剪影里的深情

  时光飞逝,岁月匆匆。那些深耕税收事业的身影,在时代年轮中刻下了深深印记。当回首与税收事业并肩的岁月,他们的故事充满了感慨与深情。   ...

游船倾覆事故70名落水人员均为轻伤 救援正在进行中

  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六冲河东风库区附近发生了一起载人游船侧翻事故。当天下午4时许,乌江上游的六冲河地区遭遇大暴雨,导致两艘游船在江面航行时发生侧翻。事故造成约70人落水,其中包括船员...

鸿蒙智行五一5天大定超2.2万台 销量翻倍增长

鸿蒙智行五一5天大定超2.2万台 销量翻倍增长

  鸿蒙智行宣布,今年五一假期(5月1日至5月5日)全系车型订单超过22000台,相比去年同期的11000台实现翻倍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