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机场“箱子垫垫员”走红 服务细节引热议
上海一机场“箱子垫垫员”走红 服务细节引热议。在浦东机场T2航站楼的行李转盘旁,一位穿制服的男子弓着背,右手拎着一块半米长的灰色软垫。随着传送带轰隆运转,黑色行李箱从斜面滑落,他迅速前伸手臂,稳稳地用垫子兜住箱底,“咚”的撞击声被缓冲层吸收。旅客们举着手机偷拍,画外音中带着笑意:“快看!还有这种操作?”
这段15秒的视频在8月17日冲上热搜。24小时内,“箱子垫垫员”成了全网新词。评论区被三句话刷屏:“梦中情班!”“求入职!”“这工作我能干到退休!”
这种模糊反而点燃了公众想象。有人翻出2019年的旧闻:旅行作家刘小顺游历五十余国,唯在日本大阪关西机场和上海浦东机场见过穿绿马甲的“行李大使”——他们将行李箱侧立摆正、轮子朝内,排成笔直线列。当时网友感慨:“不愧是上海,细节定成败!”
但这次不同热点话题。垫垫员的工具从手升级为软垫,服务动作从“整理”变为“承接”。当南航保持沉默时,人们把情感全部押注在那块灰色缓冲垫上。
垫子引发的狂欢背后,藏着中国机场的隐痛。2004年,国际航空联盟暗访亚洲枢纽机场,浦东机场因一个细节惨败:监控拍到地勤抛扔行李箱,而韩国仁川机场的工作人员正擦拭每件行李。近两亿美元年收入,就此流向竞争对手。上海一机场“箱子垫垫员”走红 服务细节引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