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战是假面,备战是常态巴急求歼-35,到底在补课还是“开外挂”
刚听说印度和巴基斯坦在5月10日刚打完,转头宣布“咱们停一停”,南亚这锅粥又暂时不咕嘟了。
但你信停战就一直太平?放心,印巴交手,就像小锅里炖肉,才刚揭锅盖,说不定下一次油烟味就又冒出来。这种时候,大家都盯着巴基斯坦接下来会怎么“加菜”。
回顾这两天的交锋,其实挺出彩的。7号印度还气势汹汹,结果被巴基斯坦空军直接打得五架主力战机变成了“二手机”,连法国来的阵风愣是“折翼”,战场上灰头土脸,不过巴基斯坦也没“乘胜追击”,居然克制住了——有意思吧?为啥呢?其实就是心里透亮:国力这块的大心脏,人家比不过印度,真要耗下去,那就是跟隔壁大户比拼“买菜谁更狠”,最后伤的只会是自己。
所以巴基斯坦很多动作都特讲究,有点像做饭时慢火慢炖——表面风平浪静,里头其实暗流涌动。
说到这儿,有个事特别有趣。现在网上都在说,歼-10CE彻底打出了风头,还能再来点吗?实际上,这批飞机巴基斯坦目前只有20架,明显有点“小锅炖大骨”的感觉,反击印度航母和关键目标的时候发现不够用了。
假如多来些,现在压力肯定小多了,所以外界都知道,扩编到40架几乎成了“明面目标”。
可再说一个“新玩意”:歼-35!传闻这款第5代隐身战机正朝着巴基斯坦“小跑”过去。
说直白点,这玩意儿对巴方来说绝对是一把“神兵利器”,相当于电动车突然装涡轮。
不仅可以填补巴空军高端短板,更能让印度整天挠头犯愁:“难道邻居开始要‘外挂’了?”但别忘了,歼-35要来,不单是靠嘴喊,得看资源、钱袋子和中巴合作的“默契度”。
其实“补血”,不仅是战机,还要说加油的那档子事。巴基斯坦手里现在主要用的伊尔-78老旧加油机说到底就三架,有点像三口之家配着一台年代久远的电饭煲,真遇到大场面时,根本忙不过来。
中国最新版的“运油-20BE”,一上马,就堪比欧洲顶配A-330 MRTT,四架同时作业,能把“枭龙”队伍一边煲汤一边飞到阿拉伯海。
最近外媒都在猜测,巴方是不是已经跟中方“眉来眼去”了,搞不好下一步就要下订单。
这还没完,后备保险也要安排上。老版的“枭龙”战机更新、瑞典“爱立眼”预警机该升级的升级,“全方面拉满”就是现在巴基斯坦军方的主基调。
这不仅纯粹是装备升级,其实也等于给印度敲了警钟:“哥们,我可不是泥捏的,每一次升级都是让我越来越硬。”
说到印度的心态,也能理解。吃了败仗后,这边正在调动“后勤队”发誓要控住天上的比赛权。
比如准备强化阵风编队、加紧采购苏-30新外挂包,以及提升本地LCA光辉战机的产能,把各种智能弹药塞进预算单。
外媒统计当前印度空军现役分别有272架苏-30MKI、“阵风”36架、“幻影2000”50余架,“光辉”48架,还有米格-29若干,再加上大量预警机和加油机,“纸面实力”确实强劲,但“金元足球”不代表人人会踢球,一线部队的软肋时刻让高层头大。
如果你问我,这回停战到底算不算巴基斯坦赢麻了?我的答案还真未必。毕竟真正的较量只会轮番上演。聪明的钱早就押在了科技升级和联盟互动上;谁手里攥着“隐藏大发明”,谁就能领先一步。
下一次风头,是不是轮到巴基斯坦的“歼-35外挂”,又或者印度突然上演惊天逆袭?谁敢说准。
“停战是买菜路上的短暂停车,下一秒就可能油门踩到底。”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里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