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人工客服不能难于“西天取经” 智能服务需平衡用户体验 ,冷冻31年的“世界最老
找人工客服不能难于“西天取经” 智能服务需平衡用户体验。现在许多企业在推广“智能服务”的过程中,却让“转人工”成了消费者的一场艰难旅程。用户不仅要经历重重困难,还要在复杂的流程中寻找可能根本不存在的人工客服。这种本末倒置的服务模式不仅没有提升用户体验,反而适得其反。技术创新不应以降低服务质量或回避提供服务为代价。企业需要在智能与人工之间找到平衡,使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
7月26日,一个名叫撒迪厄斯·皮尔斯的男婴在美国俄亥俄州诞生。他是由一枚冷冻了31年的胚胎孕育而成,这枚胚胎的生命始于1994年。当时,撒迪厄斯的父母林赛和蒂姆甚至还未上小学,父亲还在蹒跚学步。这名男婴因此创下了“最老婴儿”的新纪录。
当35岁的林赛和她34岁的丈夫蒂姆凝视着怀中的新生儿时,他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初为父母的喜悦,还有一份穿越时空的惊叹。他们从一名于1994年创造了这枚胚胎的女性那里“领养”了它。林赛说,她的家人和朋友都觉得“这就像科幻电影里的情节”。
上世纪90年代初,名叫琳达·阿彻德的女性在经历了6年求孕失败后,与当时的丈夫勇敢尝试了尚属新技术的体外受精(IVF)。1994年5月,他们成功创造了4枚胚胎。其中一枚被立即移植,并诞下了一名健康的女婴。如今,这名女婴长大成人,已是30岁的母亲,而阿彻德也已62岁。剩下的3枚胚胎则被冷冻保存。
阿彻德一直迫切地想要再生一个孩子。即便后来与丈夫离婚,她依然坚持赢得了胚胎的监护权,并年复一年地支付着每年近千美元的储存费用。对她而言,“我一直认为这是正确的事情。”岁月流逝,当阿彻德进入更年期,再无生育可能时,她开始为这“三个小希望”寻找归宿。她不愿将它们丢弃或用于科研,而是希望通过“胚胎领养”的方式,为它们找到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她的要求明确:一对居住在美国的已婚夫妇,并且她希望未来能与这个家庭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