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召回批次罗马仕充电宝烧腿植皮 自燃致三度烧伤需手术 ,手机SIM卡 开机密码
近日,有网友称其男性朋友随身携带的充电宝突然自燃,导致裤子口袋被烧穿。消防员及时赶到将火扑灭。医生诊断显示,该男子大腿三度烧伤,需进行植皮手术,费用约3-4万元。网友表示,这款充电宝是去年在罗马仕官方旗舰店购入的,并不属于此前召回批次。事发当天最高气温为34摄氏度,而自燃前充电宝没有鼓包,一切正常。
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需要联系购入地市监局调查处理,事故原因还需进一步鉴定。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应,已关注此事并将敦促企业尽快查实自燃原因,如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严肃处理。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平板的普及,充电宝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然而近年来,因充电宝引发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据统计,今年已发生15起旅客携带充电宝在空中起火冒烟事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约一倍。
购买充电宝时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并通过国家3C认证的产品。使用时也要注意安全事项。
在智能手机深度融入生活的今天,一张小小的SIM卡承载着通话、短信、移动支付等核心功能。当手机丢失或被盗时,如何防止他人盗用SIM卡造成隐私泄露和财产损失?中国移动的PIN码(个人识别码)正是为此设计的安全防线。本文将从技术原理、使用场景、风险防范三个维度,解析这一常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安全功能。
PIN码是SIM卡的个人识别密码,由4位数字组成,相当于SIM卡的“生物锁”。其核心功能包括身份验证、防盗用和数据保护。每次手机重启、换卡或SIM卡被拔出后,需输入正确PIN码才能启用网络服务。若手机丢失,PIN码可阻止他人将SIM卡插入其他设备使用,避免话费盗刷或隐私泄露。通过锁定SIM卡,还能防止他人通过手机获取通讯录、短信等敏感信息。PIN码存储于SIM卡芯片中,与运营商网络绑定。连续3次输入错误将自动锁定SIM卡,需使用PUK码解锁。
中国移动SIM卡的默认PIN码通常为1234或0000,部分定制卡可能采用其他组合。用户可通过手机设置自定义新密码,建议设置为与初始密码不同的复杂组合。若忘记修改后的PIN码,需通过PUK码解锁。例如,2025年6月,杭州用户李女士因未修改初始PIN码,手机丢失后被盗刷线余元。犯罪分子通过尝试默认密码1234成功解锁SIM卡,并利用短信验证码重置了李女士的支付密码。
在日常使用中,PIN码提供多重安全保障。每次开机时,PIN码可确保只有机主本人能使用SIM卡;将SIM卡插入其他手机时,需重新输入PIN码,避免家人或同事误用;家长可为孩子的手机启用PIN码,防止其随意更换SIM卡或接触不良信息。北京用户王先生为孩子的手机设置了PIN码后,成功阻止了孩子因好奇将SIM卡插入游戏机导致的话费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