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月稀土出口创2009年来最高,钢铁二季度出口创纪录 大宗商品出口强劲增长(
中国6月稀土出口创2009年来最高,钢铁二季度出口创纪录 大宗商品出口强劲增长!7月14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进口同比增长2。3%,为今年2月以来首次增长。出口方面,6月出口同比增长5。2%,规模达到历史第二高位。
在大宗商品出口中,中国6月稀土出口量创下2009年以来最高水平,达7742。2吨,环比增长32。4%,同比增长60%。二季度钢铁出口也创纪录高位,强劲的钢铁出口支撑了铁矿石进口,6月铁矿石进口量升至近1。06亿吨,为今年最高水平。其他大宗商品如原油、未锻造铜和天然气的进口量均处于高位,而煤炭进口量则降至2023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仅为3300万吨。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在4月至6月期间,成品钢出口量达到3070万吨,同比增长11%。尽管特朗普对进口钢铁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但中国对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及中东地区的出货量依然激增。研究机构Kallanish Commodities预计,包括半成品在内的全年钢铁出口量将达到1。25亿吨,较去年增长7%。
6月大豆进口量保持在1200万吨以上的高位,达到1226万吨,同比增长10。35%。铁矿石进口量大幅增长至1。06亿吨,同比增长8。54%。原油进口量接近5000万吨,为三个月高位,同比增长7。39%。天然气进口量继续攀升,6月进口量达到1054。5万吨,为1月以来最高,同比增长1。14%。未锻扎铜及铜材进口量升至46。4万吨,为三个月以来高位,同比增长6。42%。
今天16时30分,北京市气象台解除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当日最高气温为34。3℃,接近高温日标准。预计明天京城将迎来降雨,气温有所下降,带来短暂的清凉。然而,从17日开始,新一波高温天气将再次来袭,17日至19日最高气温将达到36℃至37℃。
本周末即将入伏,今年夏季北京已多次经历高温天气。截至目前,南郊观象台记录到的高温日数已达11天,比常年平均的7。1天多出3。9天。其中,6月的高温日数达到了8天,远超常年的3。9天。
今年的高温天气特点主要表现为闷热感强、持续时间较长且日最高气温极端性不明显。6月下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提前北抬,导致北京地区湿度增大,提前进入“桑拿天”。西太平洋副高是影响我国天气的重要系统,其季节性活动直接影响各地雨季进程。通常情况下,7月中下旬副高会显著北抬,使北京出现闷热多雨的天气。
近期,北京在没有降水的情况下,日平均相对湿度多在70%以上,日最低气温超过25℃,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使人感觉如同在“蒸桑拿”。今年以来的高温天气过程至少持续了两天,最长的一次连续了四天。尽管如此,今年的高温极值并不突出,最高气温38。3℃出现在6月23日,在历史同期数据中排名较低。
雨水的到来会让气温暂时下降,但17日起高温天气将卷土重来,请大家关注临近的预报预警信息,并做好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