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50%铜关税消息引发偷铜潮 盗窃团伙盯上运输铜材及才知道古代也有冰箱 古人智
本周,美国计划对进口铜征收50%的关税,这一消息导致纽约商品交易所的铜期货价格迅速上涨。据外媒报道,铜已成为美国新兴的主要盗窃目标。从电信基站到铁路电缆,从建筑工地到货运卡车,任何含有铜的物品都成了犯罪分子的目标。《华尔街日报》报道显示,现在盗窃团伙甚至瞄准了运输途中的整车铜材。美国卡车运铜被盗案件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铜价的上涨速度。
我国古代确实存在冰箱和冷饮。战国时期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提到“挫糟冻饮,酎清凉些”,描述了酒糟中榨出清酒再通过冰鉴冰冻后的醇香清凉。《周礼》中也记载了“六饮”,其中包含冰镇米酒和饮料。而“冰鉴”就是古代的冰箱。
唐章怀太子墓壁画中描绘了侍女手捧“酥山”的场景。我们现在所说的冰箱是电动制冷设备,但早在电冰箱产生之前,古人就已经使用冰箱了,只是叫法不同。我国最早的冰箱是用青铜铸成的大型盛冰容器——冰鉴。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时期曾侯乙墓冰鉴被称之为世界上最早的冰箱。冰鉴在暑天用来盛冰置放食物饮品,《周礼·天官·凌人》中也有相关记载。
唐宋时期,皇家和民间的藏冰活动规模庞大。夏天时,大量的冰雪从冰窖中取出供给使用,民间的冰雪买卖也非常活跃,促进了冰食的发展和普及。唐代杜甫诗句“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描绘了贵族制作消夏冷饮的场景。当时最著名的冷饮是“饮子”,如香薷饮、紫苏饮等,多选用香料和保健解暑药材。北宋都城汴梁的饮子店颇受欢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也有一家挂着饮子招牌的小铺。苏轼的诗句“开心暖胃门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描述了他亲手制作的门冬饮子,具有润肺祛暑的功效。
五代诗人和凝在《宫词百首》中提到的“酥山”不仅清凉解暑,还富含营养。唐章怀太子墓壁画中有侍女手捧插着花朵的“酥山”。文献记载,“酥山”最底层是冰,上面覆盖奶油、酥油,并插上花朵、彩树等装饰品。“酥”与今天的奶油、黄油接近,是一种乳制品,由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除了白色的“酥山”,还有红色或绿色的“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