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坠河第9天:父亲已接走孩子遗体,搜救大佬发声,搜救暂停
江苏那几个家庭的微信群,前几天还热热闹闹地发着在九寨沟玩的自拍,现在全变成了发不出去的消息和铺天盖地的寻人信息!
三对来自江苏的母女,这次包了辆面包车,一路往川西奔去,就图个看风景的痛快。
妈妈们早就翻烂了旅游攻略,哪儿拍经幡最好看,哪家藏式火锅最地道,心里门儿清。
孩子们呢,背上崭新的小书包,塞满了零食和防晒霜,满脸都是期待的光。
就在7月2号那天,车子开到了麻尔曲河段。
天阴沉沉的,跟一块湿漉漉的抹布似的,压得人喘不过气。
面包车正拐过一个急弯,突然-轰隆-几声巨响。
山上的大石头轰隆隆滚了下来,砸得地面直晃。
司机是老手,立马猛打方向盘想躲开。
后排有人惊呼-啊-的一声,话音未落,车子像失控的野马一样栽进了河里。
从路边留下的痕迹看,轮胎印深深扎进泥里,旁边的灌木丛都被碾成了渣。
捞上来的车子左前胎豁开个大口子,明显是爆胎了。
在那湿滑的河边路上,轮胎一破,方向盘瞬间就歪了,哪怕是老司机也来不及反应。
车子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头扎下悬崖,扑进了麻尔曲河的急流里。
这条河水那叫一个凶,打着转儿卷着石头,人掉进去根本没处抓。
搜救队当天就赶到现场,人乌泱泱来了九百多号。
警察、消防队员、民间志愿者,全都踩在碎石堆里沿河走,举着望远镜盯着水面。
头顶无人机嗡嗡飞着,雨点子打在桨叶上噼啪响,救生艇在浪里颠簸,发动机声都盖不住哗哗的水响。
出事当晚,两公里外的河底就找到那辆泡烂的车。
车里一个小姑娘身子蜷着,已经没了气息。
第二天7月3号,下游十五公里处,又捞起第二个女孩。
才两天工夫,三个小女孩就没了俩,家长哭得撕心裂肺。
剩下那一个孩子,还有两个妈妈和一个司机,到现在连影儿都没找着。
几百个人排成蛇形队,天天泡在河里,翻石头查回流区,拿着水下探测仪一寸寸扫。
河底全是尖锐的暗礁,水流又急又险,人都猜着,可能被卡在石头缝里出不来了。
这都折腾九天了,除了那两具遗体,再没点新信儿。
家属们眼睛都熬红了,蹲在河岸上不肯走。
有人攥着孩子生前的照片不放,边角早被雨水泡皱了。
还有人点起火堆烧纸钱,一缕缕灰烬飘上天,盼着奇迹能露头。
网上当地人的聊天都在劝:-七八月份别自驾去藏区。
-
为啥呢?
这季节三天两头下暴雨,山路跟定时炸弹似的,滚石、塌方、涵洞淹水,防不住。
坐正规大巴才稳妥,人家司机跑了十几年路线,哪儿暗冰多,哪个弯得慢点儿,一清二楚。
自驾看着自由,风险却翻倍,出事概率蹭蹭涨。
家属们到了出事点,发现个大怪事。
整条路都装了护栏,偏偏车子掉下去那段空荡荡的。
要是栏杆挡一挡,说不定悲剧就避免了呢?
还有更诡异的,司机和副驾驶明明系了安全带。
可捞起来的车里没人,这四个人到底去哪儿了?
是冲进河里时甩飞了,还是被水流卷走了?
网上那些寻人帖子疯传,有人把照片做成海报贴满高速路口。
短视频里主播们扯着嗓子直播,举着身份证喊-求线索-。
评论区刷得飞快,-平安--加油-挤爆屏幕,还有人喊话寄物资。
当地老乡叼着烟摇头:-七月雨水多,我都不敢出门。
-
走过这条路的网友后怕分享:-悬崖挨着急流,一下雨石头哗啦啦掉。
-
专家赶紧提醒:川西风景美,但七月八月滑坡最频繁,安全排第一。
现在搜救队长咬紧牙发话,再难也得找,哪怕发现一片衣角,也给家属个交代。
那些被卷进水里的手机,信号乱窜乱闪,定位时断时续。
网上老有人叫嚣-说走就走的旅行-,好像凭胆量就行。
可川西美背后藏着暗流和陷阱,悬崖少段护栏,就给死神开了门。
暑假还有两个月,不少家庭计划着去川西。
做个安全攻略吧,出门前瞧准天气预报。
问问当地人路况,检查车子的胎压刹车。
别让那点说走就走的冲动,变成再也回不了家的遗憾。
现在天又阴沉了,阿坝预报明天又下雨。
搜救队的灯还亮着,河水越涨越高。
家属们眼睛还盯着水面,盼着一丁点希望。
这悲剧提醒每个人,活着就得小心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