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外卖战尽头是骑手商家的眼泪 奶茶咖啡成外卖之癌及你如何看待孙颖莎输球后观众
稳定地交付服务,维持系统的流畅可运转,避免在单一行业和领域制造泡沫和内卷,不让系统加剧普通人之间的矛盾,不造成资源浪费,也是一种价值。
最近点外卖时,超时现象越来越普遍。前几天我点了一份生煎,用的是闪购提供的满18减17。5元的大额红包,预计40分钟内送达。结果一个半小时后才接到外卖小哥的电话。朋友们也遇到了类似情况,不仅限于淘宝闪购,其他平台也是如此。大家被大额红包吸引下单,但等外卖送达时已经饿得不行了。
7月5日,淘宝闪购启动了“超级星期六”活动,联合饿了么展开补贴大战。美团随即跟进,全力补贴。年初京东高调宣布入局外卖市场,向美团发起挑战,外卖市场迎来新一轮竞争。淘宝甚至宣布了一年500亿的补贴力度。这一波竞争已不输当年百度外卖、饿了么和美团的三国杀大战。
然而,各大平台的竞争导致消费者按时吃上外卖变得越来越难,外卖小哥被扣的超时费越来越多,商家出餐压力也越来越大。
这场商战中,补贴订单主要流向了奶茶咖啡。根据淘宝官方数据,随着淘宝闪购推出500亿补贴,咖啡、饮品、甜品的订单量暴涨200%以上。相比之下,传统烘焙、粥食面点、西式快餐等订单增长略逊一筹。
复盘7月5日的冲单战役,许多餐饮商家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收到大量订单,尤其是奶茶商家,订单堆积如山,人手和物料都不够,店员崩溃大哭。而消费者则调侃外卖大战再不停下自己就要喝成糖尿病了,甚至有人趁便宜把冰箱都填满了奶茶咖啡。
为什么是奶茶咖啡爆单?客单价低且消费弹性大,平台补贴后价格极低,订单量迅速上升。但这种现象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平台希望推广即时零售,解决消费者即时购物需求,改变“即时配送=吃吃喝喝”的刻板印象。奶茶咖啡类价格太低,补贴过多会导致“涨单不增收”,生意上也不划算。
落后三分,孙颖莎那张脸却没慌。旁边的大哥一边磕瓜子,一边笑着说:“现在看到莎莎落后,我都不怕了。”谁信呢?直到那一拍球拍划过的声音在整个体育馆回荡,比解说员的喊声还清楚。有人闭眼祈祷,有人紧张得差点把饮料撒一裤腿。现场的呼吸声都比乒乓球落台清脆。一场半决赛,全场心跳各有节奏。有的慢,有的快,有的干脆直接卡壳。
想起去年新加坡那次比赛失利,评论区差点沦陷成大型心理互助现场。有人指点江山,有人“云复盘”,还有人直接开“莎莎下滑论”专场。其实问题都写在数据里:反手失误率高得离谱,正手那股狠劲没出来,场面一度像在硬撑。那时孙颖莎的表情和今天判若两人。后来,调整、复盘、加练,2024年正手命中率直线上升,反手弧圈球也多了几分变化,发球更刁钻。这不是玄学,是夜里一遍又一遍的实打实苦练。
现在现场的气氛比去年有意思多了。不是每个人都沉浸在结果里,有人盯着球拍轨迹,有人悄悄刷战术数据,还有人“佛系”刷短视频,仿佛胜负和他们没啥关系。有人一边看球一边嘀咕:“输了就输了呗,咱们又不是没见过。”这话说得像极了生活,哪有一直顺风顺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