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红扮演者回应拍还珠拿天价片酬

3周前 (07-11)热点话题40

柳红扮演者回应拍还珠拿天价片酬

当“柳红片酬比五阿哥高”的传闻在网络疯传时,这位《还珠格格》中的经典配角扮演者陈莹用一纸1800元/集的片酬清单,撕开了娱乐圈“天价神话”的虚妄面纱。这场看似荒诞的谣言风波,实则折射出公众对影视行业薪酬分配的深层焦虑,更暴露出流量时代对“价值”认知的集体错位。


分论点一:1800元片酬背后,是90年代影视工业的质朴底色

1997年的1800元是什么概念?彼时北京房价均价仅2000-4000元/平方米,陈莹72集总片酬约13万元,仅够在北京三环购置一套30余平米的小户型。这与当下动辄千万的流量明星片酬形成鲜明对比。更耐人寻味的是,陈莹作为中戏大三学生,在“柳红”角色历经五次换角后,才通过饰演尔康母亲的演员刘芳推荐进组。这种“新人试水”的选角模式,与如今资本强推“流量新人”的逻辑截然相反。数据显示,1997年国产剧平均制作成本仅300万元/部,而2024年头部剧集成本已突破5亿元,但演员片酬占比却从20%飙升至60%。当行业把“天价片酬”归咎于市场规律时,陈莹的案例证明:低成本同样能产出爆款,关键在于创作初心是否纯粹。


分论点二:谣言的荒诞性,暴露出公众对“价值”认知的扭曲

网传“柳红2500元/集,苏有朋2000元/集”的谣言,本质上是将“戏份多少”与“价值高低”简单挂钩的思维陷阱。苏有朋作为小虎队成员,其商业价值远超新人陈莹,但谣言却颠倒黑白,反映出公众对“配角价值”的长期忽视。事实上,《还珠格格》中“柳红”虽非主角,却以侠义性格成为观众心中的“白月光”。这种角色塑造的难度,丝毫不逊于主角的情感戏。更值得警惕的是,谣言将片酬与“地位”强行绑定,暗示“片酬高即成功”,这种价值观与艺术创作的本质背道而驰。正如陈莹所言:“能演琼瑶阿姨的戏,就像中奖一样。”这种对艺术创作的敬畏心,恰是当下娱乐圈最稀缺的品质。


反论点:低片酬是否意味着演员权益被侵害?

有观点认为,1800元/集的片酬对新人演员过于苛刻,甚至涉嫌压榨。但需结合时代背景审视:1997年我国影视行业尚未形成成熟的薪酬体系,演员收入更多依赖剧集爆红后的衍生收益。陈莹透露,剧组在《还珠格格》爆火后给演员发了“大红包”,这种“低基础片酬+高绩效奖励”的模式,既控制了制作成本,又激励了演员创作。相比之下,2024年某S级古装剧被曝采用“基础片酬+流量分成”模式,导致主演片酬占总成本75%,最终因资金不足被迫停拍。两种模式的对比证明:合理的薪酬结构应兼顾“保障”与“激励”,而非盲目追求“天价”。


驳论:遏制天价片酬不能仅靠行政干预

2017年五部委联合发布“限薪令”,规定演员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但2024年某头部剧集仍被曝主演片酬占比达58%。行政手段的局限性在于,它只能约束“显性片酬”,却无法根治“阴阳合同”“股权置换”等隐性收益。陈莹的案例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当行业回归“内容为王”的本质,当观众不再为“天价明星”买单,市场自然会淘汰高成本低质量的作品。数据显示,2024年口碑剧集《山海情》演员总片酬仅占制作成本28%,却凭借真实故事收获9.4分豆瓣评分,证明“好内容”才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从1800元到“天价谣言”,这场风波的本质是公众对影视行业“价值回归”的迫切期待。当陈莹回忆起21岁时的“中奖感”,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新人的纯粹,更是一个行业尚未被资本裹挟的黄金时代。遏制天价片酬,需要的不是对演员群体的道德审判,而是重建“内容价值>流量价值”的行业生态——让编剧的剧本费、导演的创作费、后期的制作费与演员片酬形成合理配比,让每一分钱都为艺术质量服务。唯有如此,中国影视行业才能摆脱“天价泡沫”,真正走向成熟。


“柳红扮演者回应拍还珠拿天价片酬” 的相关文章

浙江盒马一分公司多宝鱼检测出甲硝唑 不合格产品已下架

浙江盒马一分公司多宝鱼检测出甲硝唑 不合格产品已下架

  4月25日,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2025年第5期),指出杭州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德清银泰城分公司销售的多宝鱼甲硝唑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此次抽检涉及...

青海失业保险金标准上调 每人每月增至1872元

  近日,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青海省财政厅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的通知》。自2025年5月1日起,全省失业保险金标准将从每人每月1692元上调至1872元,每月增加180...

神舟十九号带回的果蝇等空间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交付科学家 开启多领域深入研究

  4月30日13时许,中国空间站第八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九号飞船顺利返回地球。本次返回的科学实验样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新技术等领域的25项实验项目,总重量约37....

胖都来称没有刻意模仿胖东来 名称源于老板姓氏

  5月1日,浙江嘉兴一家名为胖都来的卖场举办开业活动。由于其名称与知名品牌胖东来相似,引起了争议。   次日,胖东来方面表示已经取证并向对方邮寄了律师函。...

外国人凌晨2点排队抢购中国玩具 萌丑拉布布风靡全球

外国人凌晨2点排队抢购中国玩具 萌丑拉布布风靡全球

  拉布布(Labubu)作为潮流饰件风靡全球,其背后的商家泡泡玛特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这个毛茸茸的小怪物拥有大嘴巴、锯齿、大眼睛和长耳朵,造型独特,却深受明星潮人喜爱,成为必备萌宠配件。...

“五一”假期多地旅游市场热度高涨 文博游成新宠

“五一”假期多地旅游市场热度高涨 文博游成新宠

  五一假期期间,山西文博古建游热度飙升。据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消息,5月2日当天,山西共接待国内游客540.33万人次,同比增长20.36%。其中,80个重点监测景区接待游客170.6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