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高架上开着车门行驶 交警回应 车内争执引发险情 ,教育局回应老师怒斥学生不
7月7日,一名网友发布视频称,在7月6日晚的杭州市萧山区彩虹快速路上,一辆行驶中的白色轿车内发生了一起冲突。视频中可以看到,车辆在高架上行驶时,主驾驶侧车门打开,前车灯和尾灯双闪也已开启。视频中隐约可见一人在车辆后座与前排驾驶员动手。视频发布者回应网友评论称,后排是一名女子,疑似有掐主驾驶脖子的行为。
视频发布者表示,这段视频是她在7月6日晚11时许用行车记录仪和手机拍摄的。
7日下午,杭州市交警高架大队城东中队工作人员表示,已经找到涉事人员。据了解,当时车上确实是一男一女,两人在车上发生了争执,导致车门打开而未关闭。工作人员称将传唤司机到中队进行调查。至于两人是否互殴以及是否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仍需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定性。
近日,江西一中学班主任因学生未填报北大清华而怒解散微信群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当地教育局表示正在处理此事,但事件背后暴露出教师群体中追名逐利的心态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据网传信息显示,涉事班级的三名学生高考成绩优异,足以报考清华北大这两所国内顶尖学府。然而,他们基于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最终选择了其他知名高校。这一正常选择却激怒了班主任。从流出的聊天记录可见,班主任在群内言辞激烈,指责学生“自私”“辜负培养”,随后解散了维系多年的班级群。
这一过激行为迅速引发网友质疑:教师的职责究竟是教书育人,还是将学生视为追逐名利的工具?不少人指出,班主任的愤怒并非源于对学生前途的担忧,而是因为清北录取率与学校声誉、教师绩效奖金甚至职称评定直接挂钩。一位教育行业从业者透露,部分学校对考上清北的学生设有高额奖金,带教老师也能获得数万元奖励,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下,个别老师难免将学生的志愿选择与个人名利捆绑。
更令人唏嘘的是,这三名学生曾是班主任口中的“骄傲”。有家长回忆,高三全年,班主任多次在家长群强调“这几个孩子冲击清北大有希望”,甚至在模拟考后公开测算“若能考上清北,今年的考核评优稳了”。这种将学生成绩与个人利益紧密绑定的心态,在此次事件中暴露无遗。
教育专家指出,教师职业的初心是引导学生成长,而非将其打造成自己“业绩单”上的筹码。清北固然是顶尖学府,但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复旦大学的新闻专业、上海交通大学的工科、浙江大学的农学等,在各自领域均属翘楚,学生的选择本无可厚非。然而,在部分教师眼中,只有清北的录取通知书才能成为自己炫耀的资本,这种虚荣心早已偏离了教育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