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不过午,大暑棉衣捂”,啥意思?今年小暑过午吗?
今日小暑,老人说“小暑不过午,大暑棉衣捂”,啥意思?今年小暑过午吗?早看早知道,老辈老经验。
今日小暑,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的到来,意味着午月的结束未月的开始,正式进入季夏时节。
小暑每年阳历7月6日—8日,太阳运行到黄经105度,便为小暑。古人通过多年对太阳周年运动规律观察,又根据一年当中不同时令段的气候和物候变化,把太阳周运动轨迹分为24等分,每一等分为一节气,也就形成了现在流行的“二十四节气”。
古人就是按照二十四节气,进行农事作业和日常生活。按照古人的经验,小暑一般出现在初伏前后,天气才开始变热,还没有达到最热,接下来的大暑才是最热的时候。老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意思是说,小暑的天气还不算热,大暑才会迎来最热的三伏天。
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是一年气温最高,天气潮湿闷热的时间段。它出现在每年的时间不同,一般从小暑开始,处暑结束。其中小暑处在初伏前后,天气开始炎热,大暑的中伏才是最热的伏天。
今日小暑,大家都想知道,今年大暑会不会比较炎热,农村有经验的老人说“小暑不过午,大暑棉衣捂”,啥意思?今年小暑过午吗?早看早知道。
小暑不过午,大暑棉衣捂
“小暑不过午”,这里的“午”,指干支历中的“午时”。古人根据干支历来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干支历由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成。
人们用十二地支来纪时,“午时”指的现在的中午11点—13点,“小暑不过午”,意思是说,小暑出现在中午11点之前。
“大暑棉衣捂”,这是句夸张的词语,意思是说,大暑不热,还要穿棉衣。
这句老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小暑在午时之前,大暑就不会太炎热。
今年小暑过午吗?
按照太阳运行轨迹,今年7月7日04时04分43秒,太阳运行到黄经105度,意味着今年小暑节气的到来。
从时间上来看,今年的小暑没有过午,按照农谚的预测,今年的大暑不会太炎热。同时,流传在民间的一些谚语,也验证了这一说法。
从今年小暑的时间来看,属于晚上,天还没有亮。老话说“白天小暑,伏天桑拿;晚上小暑,伏天穿袄”,意思是说,小暑出现在白天,到大暑的伏天会比较热;小暑出现在晚上,大暑的伏天会比较凉爽,古人用“伏天穿袄”,夸张的说明伏天的凉爽程度。
按照古人的经验,小暑出现在白天,日照强气温高,到了大暑伏天会更加炎热;小暑出现在晚上,天气比较凉爽,大暑也就不会太炎热。
这些却是古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古人通过“小暑时辰辨三伏”,来了解大暑伏天的炎热程度,是古人根据自然变化规律总结的观察方式。虽说并非绝对,但在气象科技不发达的古时,起到了提早预知未来天气的作用,为安排农事作业和日常生活,提供了帮助。同时,也为现代人了解节令变化和天气走势,提供了参考,为更好的应对即将到盛夏,提供了更好的借鉴。
今日小暑,您那边有哪些讲究?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