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顽疾 让中国足球永远陷入失败死循环(我国载人登月又有新突破 梦舟飞船试验成功
中国男足国家队冲击美加墨世界杯之旅又一次以失败而告终。自2001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出线之后,这已经是连续第六次冲击失败了。每一次失败,我们总是离不开“小结、反思、换帅、重新上路再冲击”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套路。实际上,中国足球走到今天这一步,核心问题其实就只有一个:思想和认识上的混乱,决定了很多事情必然是令人匪夷所思。所以,在进行又一次全面反思、拿出具体而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去破局之前,恐怕首先需要解决思想上的问题,需要面对中国足球当前的诸多问题。
问题一:对足球基本问题的认识肤浅。
足球到底是什么?有人说,足球是一个团队运动项目,一个游戏,一项职业,一个产业,而且还是朝阳产业;也有人说,足球是和平时期的战争等等。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以上说法全部都对,但又都仅仅局限于微观层面,只从这个层面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会在实际中发现很多问题根本不知从何下手。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足球由于竞技成绩不能令老百姓满意而颇受诟病,作为从业者当然首先需要承担责任。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中国足球多年来一直搞不好,某种程度上是整个系统出现了问题。我们常常将中国足球与中国社会割裂开来看,但足球有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最大特征,就是它是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运动项目,“足球是社会缩影”这句话一点不假。足球生存于现实社会之中,一个国家足球运动开展的情况与所处的社会各个方面都息息相关。
当我们一直在感慨近邻韩国、日本足球水平很高,足球发展很普及时,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日韩的社会发展和配套制度等是适合他们的足球发展的。而中国足球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相配套的体系是否能够确保让中国足球进一步向前发展,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6月17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组织实施了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新的重要突破。这是自1998年神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以来,时隔27年再次进行此类试验。
当天12时30分,下达点火指令后,梦舟载人飞船的逃逸发动机成功点火,船塔组合体在固体发动机推动下腾空而起。约20秒后达到预定高度,返回舱与逃逸塔实现安全分离,降落伞顺利展开。12时32分,返回舱使用气囊缓冲方式安全着陆于试验落区预定区域,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与神舟飞船相比,梦舟载人飞船改变了以往“火箭负责逃逸、飞船负责救生”的模式,由梦舟载人飞船系统全面承担逃逸与救生两项任务。通过此次试验,对梦舟载人飞船逃逸救生分系统及相关大系统进行了综合考核,验证了逃逸时序、逃逸分离、逃逸弹道闭环控制等设计的正确性及匹配性,获取了逃逸实飞参数。
逃逸救生是载人飞行任务重要的安全保障手段,在紧急故障发生时,能够将载有航天员的飞船返回舱带离危险区域,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梦舟载人飞船是我国面向后续载人航天任务完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载人天地往返运输飞行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搭载最多7名航天员,整船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