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4300多万亩小麦丰收 生产形势良好(医生团队为近300女童冻存卵巢 守护未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信息显示,2024年安徽小麦收获期间天气状况良好,有利于机械化收割。截至5月31日17时,全省已收割小麦超过3833万亩,进度接近九成。
安徽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和调出省份,其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2024年,安徽粮食总产量达到836。9亿斤,连续八年保持在800亿斤以上。2025年,安徽的小麦种植面积超过了4342万亩,生产形势总体向好,预计将迎来丰收。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汪学军表示,2025年安徽将实施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动高水平江淮粮仓建设。
为提高粮食入库质量检验效率与准确性,安徽全省推广了扦样检验一体化智能装备,实现了粮食入库、检斤、质检全流程数字化升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此外,在粮食仓储方面,安徽不断加强绿色储粮技术创新系统集成,创新了粮食仓储减损技术,实现了气调和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达1155万吨,粮食储存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目前,安徽已经准备好了夏粮收购所需的空仓容360亿斤以上,能够满足今年夏粮收购的需求。
通过“智慧皖粮”系统的应用,安徽实现了粮食购销过程中的全流程信息化监管,确保了购销透明度,保障农民卖得安心。与此同时,在小麦大规模收割的同时,安徽各地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高质育秧和农资准备工作。
在这处两百多平方米的冻存库里,几个银色的液氮罐常年保持零下196摄氏度。里面封存着800多位女性的卵母细胞储备库:卵巢组织。其中将近300个来自儿童。年纪最小的只有6个月大。今年4月28日,这名半岁女婴的卵巢组织被送到这里,打破了亚洲最小冻存年龄纪录。对于身患罕见病、即将接受放化疗的她来说,这是保护卵巢功能的唯一选择,也是今后能自然受孕的唯一方法。
实施这次冻存的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阮祥燕教授团队。阮祥燕是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内分泌科创科主任、首席专家,也是中国首个卵巢组织冻存库的创建者。从2010年在德国学习这项技术到现在,阮祥燕一直致力于卵巢组织冻存在国内的创新性研究、应用和推广。
她见过太多因为治疗疾病损伤了卵巢功能、还没到青春期就卵巢功能衰竭的女孩。激素药物虽然能缓解一些症状,但至于生育功能的恢复,全世界的医生都束手无策。在阮祥燕看来,提前将健康的卵巢组织冻存,保住的不只是这些女孩今后成为母亲的可能,更是她们的生命健康,甚至是活着的尊严。
4月21日,一名20多岁的男性来到阮祥燕的门诊。他的女儿湫湫刚出生6个月,被查出患有极早发炎性肠病,是一种罕见病。幸运的是,可以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但医生告诉家长,移植前的预处理对卵巢功能损伤很大,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以后几乎不可能生孩子了。这位父亲与妻子商量后决定为女儿冻存卵巢组织。手术过程顺利,9片卵巢组织活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