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楼市巨震!别让房子成为压垮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3个月前 (05-31)热点话题44

  

国家统计局刚公布的数据,4月份新房待售面积7.8亿平方米,这数字啥概念?

  

上一轮2016年去库存的时候,最高峰也就7.4亿平方米。

  

现在房子比那时候还多,但买房的人呢?

  

早就不是当年的光景了。

  

我跟你们说,现在的楼市就像一场大地震,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实际上地底下早就裂成八瓣了。

  

先给你们算笔账。7.8亿平方米的新房库存是啥概念?

  

相当于把整个北京城的三环内铺满房子。更要命的是,这还不算那些已经拿地没开工的,或者在建的期房。

  

再看看二手房市场,全国各大城市的挂牌量都在飙升,像成都这种新一线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已经超过20万套,有些小区甚至出现“十套房九套卖”的盛况。

  

有人可能会问,为啥开发商还在拼命盖房子?

  

这里面有个死循环。开发商拿地是为了维持现金流,盖房子是为了还银行贷款,可房子卖不出去,资金链就断了。

  

于是只能继续拿地盖房,用新债还旧债。这就像吸毒上瘾,越吸越离不开,最后只能等着崩盘。

  

现在的楼市最诡异的地方在于,核心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完全是两个世界。

  

就拿成都来说,今年土拍市场简直疯狂,主城区地块溢价率动不动就超过100%,郊区也能拍到60%。

  

像新都区的一块地,起始楼面价6100元/平方米,最后拍到7300元/平方米,溢价率19.7%。

  

这是为啥?

  

因为成都人口持续流入,产业升级带来的购买力支撑了市场信心。

  

再看看北京,核心区的二手房像德胜学区,60平方米的老破小能卖到880万,而且三天就能成交。

  

可郊区呢?房山区的房子挂牌一年都卖不出去,价格比市区低一半还多。

  

这种分化的本质是资源的集中。核心城市有优质的教育、医疗、就业资源,有钱人愿意扎堆往里挤。

  

而三四线城市呢?人口外流、产业空心化,房子自然就成了烫手山芋。这就像一场“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这两年政策没少出,降首付、降利率、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能想到的招都用上了。

  

可效果咋样呢?

  

数据显示,1—4月份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8%,销售额下降3.2%。这还是在2024年基数已经腰斩的情况下。

  

更讽刺的是,政策越宽松,购房者越犹豫。现在的购房者就像惊弓之鸟,买怕跌,不买怕涨。

  

为啥会这样?因为大家对未来没信心。经济增速放缓、企业裁员、收入不稳定,谁敢轻易背上房贷?

  

再加上房企暴雷、烂尾楼频现,购房者对期房的信任度降到了冰点。

  

现在的楼市就像一场“囚徒困境”,大家都在观望,都在等别人先行动,结果就是市场越来越冷。

  

开发商现在也不好过。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3%,降幅还在扩大。可核心城市的土拍却异常火热,这背后是开发商的无奈之举。

  

中小开发商没钱拿地,只能退出市场;大开发商为了维持市场份额,只能在核心城市高价抢地。

  

这就导致核心城市的地价越来越高,房价越来越贵,而三四线城市的库存越来越大。

  

对于购房者来说,现在是个两难的选择。买核心城市的房子,价格高得离谱,而且还得担心政策变动;

  

买三四线城市的房子,又怕砸在手里。更要命的是,新房和二手房正在互相“掐架”。

  

新房通过取消公摊、增加赠送面积来吸引买家,二手房只能降价促销。这种博弈的结果就是房价越走越低,市场越来越乱。

  

现在的楼市就像一辆刹车失灵的火车,正在冲向悬崖。

  

短期内,政策刺激可能会让市场出现短暂回暖,但长期来看,供需关系的根本变化无法逆转。

  

人口老龄化、城镇化放缓、购房观念转变,这些都是楼市的“慢性毒药”。

  

不过,危机中也藏着机会。核心城市的优质资产依然稀缺,尤其是那些有学区、地铁、商业配套的房子。

  

而三四线城市的房子,可能会像日本的郊区房产一样,逐渐沦为“负资产”。

  

对于购房者来说,现在需要的是理性和耐心,别被政策忽悠,别被开发商套路,买自己真正需要的房子。

  

最后,我想说,楼市的冬天还没过去,春天也不会很快到来。

  

在这场“结构性地震”中,有人会倒下,有人会崛起。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守住自己的钱包,别让房子成为压垮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夜之间楼市巨震!别让房子成为压垮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的相关文章

中航成飞:突然崩了m12万散户何去何从

中航成飞:突然崩了m12万散户何去何从

   一起寻找伟大公司 强国财经原创   ...

北京网络辟谣宣传月│ 解码网络谣言之角色篇

北京网络辟谣宣传月│ 解码网络谣言之角色篇

   网络空间是亿万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谣言的出现和传播,不仅严重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污染网络...

海南救护车西藏拉警报旅游,被拦后态度嚣张,身份曝光果然不一般

海南救护车西藏拉警报旅游,被拦后态度嚣张,身份曝光果然不一般

   “抗震救灾你去了吗?”    口口声声宣称自己是抗震救灾英雄,却...

健身帅哥“山阿”去世,仅33岁,妈妈透露原因,生前文案一语成谶

健身帅哥“山阿”去世,仅33岁,妈妈透露原因,生前文案一语成谶

   5月12日,健身圈传来噩耗,据山阿的母亲发文得知,其儿子山阿已于4月8日永远的离开了,将生命停留在33岁。...

116亿隧道修3年!广州人还要堵多久?

116亿隧道修3年!广州人还要堵多久?

   广州海珠湾隧道通车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拥堵,但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以下是具体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