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生活”还要多久 告别信号盲区
古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而今,“深山孤岛处,通信靠卫星”。天空正成为下一片不可限量的创新场域。今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开展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业务,并设定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1000万的目标。
卫星直连终端,即无需中间地面站中转,能够直接与卫星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如手机、车载系统、IoT设备),正在成为打通“空天地海”全域覆盖的关键。从“大哥大”到“万物互联”,移动通信用40年把地球70%的人口拉进一张网,却仍有80%的陆地、95%的海洋被划为“信号盲区”。今天,随着低轨星座密集上天、消费级终端落地,卫星通信为地球编织了一张崭新的神经网络,布网于戈壁、深海、高空——它要做到的,不只是“海上天上刷刷短视频”那么简单。
曾几何时,离开城市意味着可能失去联系。山区徒步、海上作业、偏远地区旅行,“无服务”的通讯工具信号格几乎让人束手无策。如今,不同的选项可以是这样的——打开手机“设置”菜单,选择“卫星网络”功能,手指轻轻一拨即启用天通卫星通信。10秒后,手机屏幕显示“卫星连接成功”,可选择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支持卫星直连的手机已经能够直连“天通一号”或北斗卫星系统,可在无地面网络区域发送文字、位置等关键信息。在内蒙古草原无人区的实测显示,卫星通信手机可以保持每小时3至5条信息的稳定传输能力。过去穿越罗布泊,必须租用卫星跟队,一天租金500元,现在带部手机就能报平安。“卫星+生活”还要多久 告别信号盲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