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红军城激战白热化 血肉磨坊绞杀不断
凌晨三点,乌东波克罗夫斯克火车站的语音通讯中,乌军士兵的嘶吼被温压弹爆炸声淹没。这座被称为“顿涅茨克门户”的战略要塞正经历俄乌冲突以来最惨烈的战斗——24小时内双方拉锯十回合,阵亡人数已破百。俄军17万兵力形成三面合围,乌军空降兵顶着50米宽的火焰走廊拼死增援。
战场的残酷远超想象。战前仅6万人口的小城如今已沦为“血肉磨坊”。索巴奇夫卡区的民房墙壁被弹孔穿成蜂窝,破碎玻璃在硝烟中反光,废墟堆里的冷枪随时收割生命。最激烈的厮杀集中在火车站,这里是乌军东部战线七成物资的运输命脉。士兵们依托行李架构建防线,头顶上FPV无人机像蝗虫般盘旋,发现热源就立刻俯冲轰炸。
俄军的渗透战术堪称“死亡绞索”。200名身着反热成像斗篷的轻装突击队员带着微型无人机和电子干扰设备,借夜色绕开防线漏洞潜入市区。补给线被彻底切断:乌军载具一进战线就遭精准打击,士兵只能徒步翻越15公里废墟送弹药,饮用水全靠钢盔从枯井里舀取,有人在路上踩中地雷,连呼救声都没来得及发出就消失在烟尘中。
前线军官的话揭开残酷线小时就是存活极限。”夜里温度逼近零度,士兵们把书本撕碎塞进军服御寒,却连生火都不敢——俄军无人机的红外镜头能精准锁定热源,火光升起不到十分钟,炮弹就会落在头顶。第93旅一名士兵的亲历更令人揪心:“班长被无人机直接击中热点话题,连完整尸体都没留下。我们吃饭都躲在墙角,没人敢在窗户边待超过三秒。”俄乌红军城激战白热化 血肉磨坊绞杀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