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钢铁侠”在浙大紫金港起飞 飞天梦照进现实
这几天,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热闹非凡。在户外平台,一位老哥背着一个黑白相间的“大箱子”,双臂一展,脚尖轻轻一蹬,整个人稳稳地悬在了离地两米多的半空。他像鸟儿般灵巧转身,在空中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打了个来回,再缓缓降落。围观的人群中,惊呼声、快门声此起彼伏。“初代钢铁侠诞生!”“《美人鱼》里的飞行器成真了!”这一刻只觉得酷炫、科幻,肾上腺素飙升。
惊艳的一飞冲天只是最闪亮的一个引子。这里是2025年IEEE/RSJ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国际会议(IROS 2025)的核心现场,真正的飞行世界才刚刚开始。
那位“钢铁侠”叫焦博静,来自浙江大学团队。喧闹的展台旁,他操着一口爽朗的北方口音,介绍着他的宝贝。“别看它像个箱子,里头可有五台涡喷发动机呢,双手各控制一个,背上还有三个主力。”他拍了拍那套飞行背包。包包主体是碳纤维材料,印着浙大的校徽,掂量一下估计不轻。焦博静说,整套装备自重31公斤,目前能持续飞行3到5分钟。
人群中有人问:“飞起来是什么感觉?”他哈哈一笑,“惊喜!绝对是惊喜。”因为你看到的,都是别人看不到的视角。那种俯瞰的感觉,很奇妙。不过他也挺实在,补了一句:“说实话,我现在也不敢飞太高。”这份坦诚反而让人好感倍增。科技不是炫技,更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探索。这套装备是他们团队打磨了三四年、测试了两年的心血,现在已经能成熟地进行飞行演示。
这次,焦博静带着妻子一起来参展。妻子是他的助手,负责测试和保障。她看着丈夫飞行时,眼神里满是骄傲:“他在我眼里就是英雄。”他们甚至憧憬着,等儿子再大一点,要实现“全家空中飞行”的梦想。那一刻,硬核的科技突然充满了家的温度。飞天梦不再遥不可及,正一点点融入寻常生活。中国版“钢铁侠”在浙大紫金港起飞 飞天梦照进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