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4个月卷走家长300多万 获刑11年 诈骗入学陷阱
张某本想让女儿在学业上“更进一步”,却掉入了诈骗陷阱。上海长宁区检察院近期处理了一起以“托关系办入学”为名的诈骗案。
时间回到2023年10月,吴某正被债务缠身,在一次聚餐中无意间听到朋友李某正在打电话。原来李某的朋友张某正为孩子升学发愁。张某希望女儿能进入金融类名牌大学,但以她现在的成绩有些困难,他希望能通过“找关系”实现这个目标。
这笔送上门的“生意”让吴某看到了“解套”的机会。他当即向李某表示自己有门路能办成此事,并且“关系靠谱,没有问题”。李某相信了吴某的话,很快三人见了面。吴某声称只要张某女儿高考分数过本科线,他就能保证其入读心仪学校的王牌专业,但需要250万元“打点费”,且必须三天内付清。吴某还承诺如果最后没有办成,他会全额退款。李某也为他做了担保。有了这些保证,张某放下戒备,紧急筹了一笔钱,并签署了一份《学生推荐入学咨询服务协议》,随后转账给吴某250万元。
吴某拿到钱后,告诉张某静候佳音。之后每当张某询问事情进展时,吴某均表示“在顺利进行中”。2024年1月,吴某又提出一个“升级方案”——再追加50万元,只要孩子高考分数不低于综评入围分数线,就能保证进入某金融类211重点大学,原协议继续有效热点话题。尽管心有疑虑,但在吴某的反复保证下,张某再次动摇,又转账50万元并签订了补充协议。吴某承诺3月会给确切回音。然而到了约定时间,张某却迟迟没收到回复。每当询问进展时,吴某都以各种借口搪塞拖延。
直到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时,吴某仍指导张某将协议高校填为一、二志愿。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张某已察觉吴某不靠谱,于是他并未听从其建议,而是按照女儿的实际情况填写了志愿。最终,张某女儿通过正规流程被一所二本院校录取。至此,张某彻底醒悟,吴某压根没有帮忙,只是为了骗钱。在多次讨要钱款未果,仅在李某的协调下归还20万元后,张某最终选择报警。男子4个月卷走家长300多万 获刑11年 诈骗入学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