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骤降,警惕脑卒中,如何抓住黄金时间?心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
气温骤降,警惕脑卒中,如何抓住黄金时间?心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近期,全国多地气温骤降,医院接诊的心梗患者明显增多。医生提醒,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尤其需要重点防范。
寒冷天气下,人体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冠心病患者可能会因冠状动脉痉挛导致血管狭窄,进而引起心肌供氧不足,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副主任贺晓楠指出,不只胸闷、胸疼需要就医,头晕、头疼、牙疼、嗓子发紧以及肩部、后背部、左上肢等不适都应警惕。特别是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出现腹泻、大汗乏力等症状时,建议先去医院做心电图,排除心肌梗死或心绞痛、心律失常等问题。
冬季高发的呼吸道疾病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引发心肌炎。一旦发生呼吸道感染,应注意休息并积极治疗。若在发热、咽痛等症状好转后出现胸闷、气短、胸痛或下肢水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心血管疾病患者需定期进行血液检测,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饮食应以清淡、低盐为主,适量补充水分和果蔬,避免血液过于黏稠。
临床研究显示,温度每降低1℃,患脑卒中的风险升高1.13%。冬季摄入高热量食物可能导致胆固醇和血脂升高,增加发病风险。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类。中国工程院院士神经外科专家吉训明表示,脑出血表现为剧烈头痛,像撕裂、刀割一样疼痛。脑缺血性血管病则表现为半身异常,如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减轻脑部损伤。目前大部分医院已建立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一旦发生脑卒中,家属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患者意识不清,应将患者头转向一侧,确保气道通畅后再拨打120。救治过程中不要随意搬动患者,也不要喂药或食物。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合理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可有效降低脑卒中风险。多喝水,多吃蔬菜,少吃动物内脏;保证充足睡眠,保持良好心态;加强运动,如原地跑步或平板支撑,有助于提高身体抗血栓能力。气温骤降,警惕脑卒中,如何抓住黄金时间?心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