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请带父母做这些事!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1.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热点话题,《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2.吃饺子
据在北方部分地区,有重阳节吃饺子的习俗,因重阳节正值秋季,天气转凉,饺子由面皮包裹馅料制成,能提供充足热量。人们认为吃饺子可“暖身暖胃”,寓意抵御寒气、保持健康,平安度过秋冬。而且,饺子通常是家人团聚时共同制作、分享的食物。重阳节有“敬老、团聚”的核心内涵,此时吃饺子,也暗含与家人团圆、共享天伦的寓意。
3.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今天,请带父母做这些事!




